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财税信息中 “形似神不是”问题的探讨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姓名:于芳芳 会计与税法 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答:  目标不同  遵循原则不同  计量依据不同 1.目标不同  税法规范国家征税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 行为,体现解决的是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人之 间的分配问题,具有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  企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 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 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 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前提与原则不同 基本前提比较  会计主体 纳税主体  持续经营  会计分期 纳税期限  货币计量 信息质量所遵循的原则比较  客观性原则——税收法定原则  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 谨慎性原则  重要性原则——公平原则 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2006年发布: 基本会计准则 38项具体准则 财会(2006 )3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会(2006 )18 (1)32项会计准则解释 (2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2007—2010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一)财会(2007 )14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二)财会(2008 )11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三)财会(2009 )8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四)财会(2010 )15 收入是什么? 一、收入的概念 ㈠收入的概念(会计)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收入是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 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入。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 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 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㈡收入的概念(税法)税法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 额。包括: (1)销售货物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8)接受捐赠收入; (9)其他收入。 二、收入确认中存在的差异分析  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  收入范围的差异  收入确认时间的差异  收入金额确认的差异 ㈠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 会计确认标准 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 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④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⑤相关的、己发生的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收入确认条件—— 税法确认标准 国税函【2008 】875 (二)收入范围的差异 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