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人-社会写实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唐诗人-社会写实诗.doc

姓名:日期: 姓名: 日期: (三)社會寫實詩派 以西元755年的安史之亂為分界線的唐代文學,隨著社會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急劇變化,也起了一個很大的轉變。這轉變,總的說來,便是由以李白為首的浪漫主義轉向因杜甫的投入而興起的社會寫實主義,杜甫是這一轉變的推手。 安史之亂後是唐帝國由盛而衰的一個急劇轉變的時代。安史之亂後,朝廷逐漸失去了管理全國的能力及權力,朝中政治黑暗,大權多被宦官把持;而各地則被藩鎮割據,人民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社會經濟急速的衰敗。尖銳而複雜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不僅造成人民的深重災難和國家的嚴重危機,也把很多的詩人捲入了生活的底層。這些詩人有些是長期生活在人民中間,有些是因為仕途不得意轉而把注意力投注在人民生活上,有些則單純地因為同情活在苦難中的人民,而使他們致力於描繪那整個苦難時代的生活圖畫,中唐的詩人們正因為活在那樣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下,而逐漸將唐詩推上社會寫實主義的高峰。 ?代表詩人: 一、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居住在香山,自號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後人因稱白香山、白太傅。原籍太原,後遷下矽(陝西渭南縣),他出身於一個小官僚家庭,世敦儒業,祖、父皆以明經出身。他的詩遣詞用字平易近人,據說白居易希望自己的詩能夠簡明到讓不曾讀書識字的老婦人都能聽懂。   白居易的青年時代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由於戰亂,他十一歲時就離家避難,常常是「衣食不充,凍餒並至」,以至「常索米丐衣於鄰郡邑」。貧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這對他的詩歌創作差不多一開始就走上社會寫實主義的道路有著重大的作用。 他的一生,大體上可分為前後兩期,而以四十四歲貶江州司馬為分界線:   (一)前期——即從入仕到貶江州司馬以前。這是白居易希望能「兼善天下」的時期。這一時期,他在仕途上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一舉成進士,三十二歲為校書郎,不久入為翰林學士,又做了三年的左拾遺。   社會現實和個人聞見,使得詩人深感有「為民請命」的必要,而最高統治者的信任又使他覺得有此可能,於是為了實現這種宏願,他非常積極、勇敢,也不怕犧牲自己地提出很多建言。這不僅是他的政治態度,也是他的創作態度,許多的諷諭詩便是這時寫出的。但這樣的態度卻得罪了許多的權貴,所以這些權貴們造謠中傷,白居易遂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得罪的原因還是在於那些諷諭詩。 (二)後期——即從被貶江州到死。這是他「獨善其身」的時期。江州之貶對白居易是一個沈重的打擊。在江州司馬期間,他還有某些激情,但已轉向消極。隨著政治環境的日益險惡,他緘默了,不敢再過問政治了:「世間盡不關吾事」、「世事從今口不言」,為了避免牛李黨爭之禍,他為自己安排下一條「中隱」的道路。這就是不做朝官而做地方官,以地方官為隱,避免在朝中捲入眾多的紛爭中。因此他力求外任,在任杭州和蘇州刺史之後,在洛陽度過最後的十八年。在這種消極思想的支配下,白居易的詩歌也喪失了它的戰鬥性和光芒。大量的「閒適詩」、「感傷詩」代替了前期的「諷諭詩」。   但其實白居易希望能為人民貢獻的抱負並未完全消失,在力所能及而又不觸怒權貴們的情況下他還是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如在杭州時的築堤浚井。人民對他也很有好感,他晚年在洛陽也時常想到人民,只是讓老百姓痛苦的根源,他再也不去追究、揭露了。會昌六年八月,詩人病死在洛陽,葬洛陽龍門山。 ?白居易代表作(一) 【代賣薪女贈諸妓】 亂蓬為鬢布為巾, 晚踏寒山自負薪。 一種錢塘江上女, 著紅騎馬是何人? 註釋: ?亂蓬:雜亂的草,比喻頭髮很亂。 ?寒山:指深山的荒涼,渺無人煙。 ?薪:木柴。 ?一種:一樣。 ?著紅:穿著鮮紅燦爛衣服。 本詩藉著賣薪女的口吻,對比賣薪女和歌妓的生活境況。寫於杭州刺使任上。 ?這首詩在說什麼? ?你覺得白居易想在這首詩中表達什麼樣的觀點?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觀察到類似這首詩中描述的情況呢?那是什麼樣的情況? ?聽故事時間 據說白居易剛到長安時,曾帶著詩稿去見當時的一位著名詩人顧況。因為顧況之前從未聽說白居易這個名字,看了姓名之後,便搖搖頭,開玩笑地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但等到看了白居易寫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後,顧況便頻頻點頭,大加稱讚:「這首詩寫得好極了!你有這樣的才華,想在長安住下來,一定沒有問題!」這首詩後來廣為流傳,特別是前四句更是人人朗朗上口。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代表作(二)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柳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