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第3课时教案探究版.doc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第3课时教案探究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第3课时)教案 探究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悉作为证明基础的全等三角形的三条基本事实. 2.初步感受三角形有关结论证明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证明的过程中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够用数学的符号语言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在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基础上,尝试三角形相关结论的证明. 教学难点 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平行线的有关证明》一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八条基本事实,并从其中的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 其中与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有哪三条? 提示: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利用这些基本事实我们可以证明许多几何结论,今天我们就来尝试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作为证明基础的一些基本事实,引导学生步入尝试推理认证殿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探究新知 如图,已知△ABC≌△DEF,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图中相等的边是:AB=DE,BC=EF,AC=DF. 相等的角是:∠A=∠D,∠B=∠E,∠C=∠F. 我们已经探索过“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下面我们共同来探究如何用基本事实和已经证过的定理来证明它. (一)首先,将文字语言描述的命题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并分别写出已知、求证. (二)然后进行解题分析,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寻找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三)写出证明过程,证明过程要以公理和已证明过的定理为基础,做到每步都应有根有据. 已知:在△ABC和△A′B′C′中,∠B=∠B′,∠C=∠C′,AB=A′B′.(如图所示) 求证:△ABC≌△A′B′C′. 分析:要证△ABC≌△A′B′C′,根据基本事实和题目的已知,只要证∠A=∠A'就可以了. 证明:在△ABC中,∠A+∠B+∠C=180°,???????? ① 在△A'B'C'中,∠A'+∠B'+∠C'=180°.??? ② 由①得∠A=180°-∠B-∠C, 由②得∠A'=180°-∠B'-∠C'. ∵∠B=∠B',∠C=∠C'.∴∠A=∠A'. 又∵AB=A'B',∠B=∠B',∴△ABC≌△A'B'C'(ASA). 通过上面的证明我们得到以下定理: 文字语言: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符号语言: 在△ABC与△A′B′C′中, ∵∠A=∠A′, ∠C=∠C′, AB=A′B′, ∴△ABC≌△A′B′C′(AAS). 此定理在以后和证明中可直接运用. 设计意图:我们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ASA”公理作为证明的基础,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完成了结论的证明,证明过程中着重讲清楚分析过程和解题步骤. 三、典例精讲 例1 已知:如图,线段AB和CD相交于点O,线段OA=OD,OC=OB 求证:AC=BD,∠A=∠D 分析: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要按“已知”“求证”“证明”的顺序和格式写出,其中“已知”是命题的条件,“求证”是命题的结论,而“证明”是由条件(已知)出发,根据已给出的定义、基本事实和已证明的定理,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证实结论的过程. 证明:在△OAC和△ODB中, ∵ OA=OD, ∠AOC=∠BOD, OC=OB, ∴△OAC≌△ODB(SAS). ∴ AC=BD,∠A=∠D(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此例让学生学会在三角形中,要证线段或角相等,只要证明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 例2.如下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BD≌△ACD. 证明:∵D是BC的中点, ∴BD=DC.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设计意图:运用“边边边”判定方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感悟判定方法的简捷性,体会证明过程的规范性. 例3.如图,点E、F在BC上,AB=DC,AF=DE,BE=CF,B、E、F、C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ABF≌△DCE. 证明:∵BE=CF, ∴BE+EF=CF+EF,即BF=CE. 在△ABF和△DCE中, ∴△ABF≌△DCE(SSS). 设计意图:通过此例,加深学生对证明的过程与格式的认识. 方法总结:证明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并注明依据.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