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本科毕业论文
学 院: 民族研究院
专 业: 历史
班 级: 11级历史师范
论文题目: 浅谈庙会文化在当代的影响
姓 名: 廖锴
学 号: 1111512119
指导教师: 宋秀芳
完成时间: 2014 年12月22日
浅谈庙会文化在当代的影响
摘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庙会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星 辰。庙会文化在中国从产生到发展历经了千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庙会文化的发展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着消极的一面,如何让庙会文化更好地在中国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庙会在当代的影响与发展就很有必要了。
关键词:
庙会文化 积极 消极 影响 发展
目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5990 引言: PAGEREF _Toc5990 3
HYPERLINK \l _Toc32385 1.庙会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 PAGEREF _Toc32385 3
HYPERLINK \l _Toc2120 2.庙会文化的积极作用 PAGEREF _Toc2120 4
HYPERLINK \l _Toc19549 2.1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PAGEREF _Toc19549 4
HYPERLINK \l _Toc16341 2.2促进经济的发展,打造庙会文化核心竞争力 PAGEREF _Toc16341 5
HYPERLINK \l _Toc14967 2.3娱乐大众,构建乡村和谐文化,促进社会的稳定 PAGEREF _Toc14967 5
HYPERLINK \l _Toc20195 2.4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PAGEREF _Toc20195 6
HYPERLINK \l _Toc14936 2.5增强人民群众的交流,互通信息 PAGEREF _Toc14936 6
HYPERLINK \l _Toc7352 3.庙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PAGEREF _Toc7352 6
HYPERLINK \l _Toc27276 3.1庙会文化夹杂着大量的封建迷信文化 PAGEREF _Toc27276 6
HYPERLINK \l _Toc14503 3.2庙会文化发展中出现了庸俗甚至是恶俗文化 PAGEREF _Toc14503 7
HYPERLINK \l _Toc9281 3.3 庙会文化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畸形的消费观 PAGEREF _Toc9281 7
HYPERLINK \l _Toc10662 3.4庙会文化的发展也使一些地方的宗社势力抬头 PAGEREF _Toc10662 7
HYPERLINK \l _Toc8975 结束语 PAGEREF _Toc8975 8
HYPERLINK \l _Toc13181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3181 8
引言:
提到庙会,也许有人没有去过,但一定听说过。伴随着庙会而产生的庙会文化,历经千年,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民众所喜爱的大众文化,对中国社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碰撞的今天,正确认识庙会文化对当代产生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将对其在当代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对庙会文化的再发展做一思索。
1.庙会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
庙会文化是伴随着庙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据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帝升天,臣僚追慕,取几杖立庙,于是曾游处皆祠,此庙之始也。”而在《左传》一书中记载“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由此可见,“庙”与“会”在早期是分开的,庙是诸侯和贵族用来祭祀的,而会则是天子的“聚会”,是处理国家大事的,是一种政治活动。在此,不妨大胆推测庙和会逐步结合,贵族们希望通过庙会活动中的神秘和超现实力量来控制现实社会力量,从庙会中寻求心灵的寄托。这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文,庙会文化自此产生。
后来的庙会则主要依托民间信仰和宗教活动发展起来的,早期也主要是用来祭祀的,但随着庙会的发展,娱乐、交易、交流等功能逐渐增加。汉代,庙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主要是因为佛教的传入,庙会增添了新元素。在隋唐时期,道佛二教发展兴盛,经常依托寺庙和道观举行宗教活动以此来吸引信徒。“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
[] 雷蓓蕾:《汉族赶庙会》,《图说中国文化民俗卷》,吉林人民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