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进风井基岩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44页).docVIP

新建进风井基岩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44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建进风井基岩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44页)

山西柳林金家庄新建进风井基岩段 施工作业规程 第一章 工程概况 山西柳林金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煤矿位于柳林县南约10km的金家庄乡-前庄上一带。井田紧靠柳林-石楼的二级公路,有省级公路通往柳林县城,距孝柳铁路穆村站14.0km。 截止到2013年3月7日明槽段19米浇筑混凝土已施工完毕,现工作面见到的岩石为红色粉砂岩,中间夹杂有风化岩石,根据建设单位要求,进入基岩段后观察岩石情况,确定基岩过渡段的具体位置。基岩段长度约为905米,基岩过渡段特征为:S掘=25.1m2,S净=18.899m2,支护形式为U29金支砼支护,棚距为600mm。基岩段巷道特征为:S掘=21.248m2,S净=18.899m2;巷道净宽5200mm,净高4200mm,支护形式为锚网喷+锚索,锚杆规格为,Φ20x2200mm左旋高强度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距800x800mm,金属网由直径6mm的钢筋焊接而成,网格间距为100mm×100mm,搭接长度为1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5,喷射厚度120mm,金属网每隔50m断开一段,长度≥0.5m,用尼龙网或塑料网代替,以防止静电。锚索Φ15.24mm,长度为7.0m,锚索间距2400mm,排距1600mm。 第二章 地质情况概述 一、水文地质 根据井检孔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井筒施工所穿过的主要含水层分别为: (一)奥陶系上马家沟组(Q2S) 是奥灰岩的主要含水层,一般为强富水含水层;在水平方向上,在构造发育部位和浅埋区一般富水性较强,否则较差。 (二)奥陶系峰峰组(Q2f) 岩溶裂隙不甚发育,据相邻的陈家湾井田ZK6-0水文孔资料,由于井田距排泄区距离较近,峰峰组地层中就有较好的含水层,但也属中等富水含水层。 (三)石炭系太原组(C2t) 主要含水层为灰岩和中粗粒砂岩,含水层总厚度16.2m,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083L/s·m,属弱富水含水层。但其含水层的富水性与奥灰水一样也有其不均一性,一般浅埋区、裂隙发育,补给条件较好富水性相对较强,深埋区则富水性相对较差。 (四)二叠系(P) 含水层以中粗砂岩为主。据ZK3-4水文孔资料,该含水层厚10.9m,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034L/s·m,属弱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 3 -·SO 4 2 --Na +型,矿化度0.62g/L。 (五)上第三系(P2) 含水层为底部的半胶结状砾石层。连续性较差,补给条件差,且厚度不稳定,故富水性差异较大,一般单井出水量10m 3 /d,属弱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 3 -Na +型。 (六)第四系(Q) 上更新统(Q3):多为透水而不含水岩层,局部含上层滞水,水量微弱。 全新统(Q4):含水层主要为砂砾石层。含水层厚度小,单井出水量也不大,可供生活和灌溉用水,属弱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 3 -·SO 4 2- -Na +·Mg 2+型。 二、瓦斯地质 根据新建进风井预想剖面可知,斜井将穿过4#、5#、6#煤层,施工中应加强对矿井瓦斯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加强地质勘探工作,以防止遇断层误揭煤层。 第三章 支护说明书 一、基岩过渡段 (一)临时支护 根据实际揭露煤岩破碎情况,采用φ43×2000mm管缝锚杆超前支护,间距200mm左右,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循环打设一次。管缝锚杆均布置在巷道荒断面轮廓线以外,打设角度略小于下山坡度。 (二)永久支护 基岩段支护形式参照表土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二、基岩段 采用锚网喷+锚索支护。锚杆采用Φ20×2200㎜左旋高强度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均为800×800mm,三花布置,锚固剂为K2335、Z2360各一卷,锚杆托盘采用200mm×200mm×10mm的Q235钢板;锚索规格为Φ15.24×7000㎜的钢绞线,间排距2400×1600㎜,每根锚索配2支Z2360和1支Z2335锚索专用树脂锚固剂,托板为200×200×10mm的Q235钢板;Φ6mm钢筋网片网格为@100×100㎜,网幅 1000×1800㎜,金属网每隔50m断开一段,长度≥0.5m,用尼龙网或塑料网代替,以防止静电。临时支护后,及时进行锚网喷支护。拱顶锚杆使用MQT11Q-C气动锚杆机钻眼、安装锚杆,帮部锚杆使用YT-28型风钻凿眼,人工使用风动锚杆搅拌器安装锚杆,锚杆外露不超过50mm,网片安装时搭接100mm并使用14#铁丝每隔300mm双股绑扎一道。支护厚度为120mm,喷射砼强度为C25。混凝土在地面搅拌,通过6m3箕斗运输到工作面,使用ZP-Ⅶ 第四章 施工方法及工作组织 一、施工方法 (一)放炮掘进 采用普通爆破法进行施工。使用6-8部YT-28型风钻钻眼,Φ42mm一字型钎头。为确保钻眼质量及速度,每2台风钻配置3人,实行定人、定位、定工作量的分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