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历来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吟咏歌颂奉献的诗句。奉献是一种精神,奉献是一种品质,奉献也是一种追求。
教师职业就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无形中,人们赋予教师职业这样一种内在的精神涵义。我也认为:奉献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我想当我站在几尺讲台上,当我面对渴求知识的眼睛,当我滔滔不决讲解的时候,我心中有一份责任,我感到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都落在了我的身上,责任重大或任重而道远。奉献也是一份责任,正因为奉献,教师的职业才显得光辉荣耀,显得高尚伟大。
即使我会寂寞,我会贫苦,我会辛劳。我无怨无悔,我毅然决然。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可是,在这辛苦奉献的背后,在努力的付出之后,教师也很快乐,他们换来的是学生的明天。“桃李满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当默默奉献换来累累硕果时,老师们笑了,笑得最灿烂最动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师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追求,教师应该坚守心中的那一份信念。
我向往教师的职业,我向往被别人尊重,我向往与学生们一起生活的快乐
师爱的智慧
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第一,爱生如人。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
作为“园丁”的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学会做人”!
第二,爱生如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教育不要“凌节而施”,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因为“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
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应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爱生如子。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于是乎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
“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企望,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首先关心的决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健康。因此,我们决不要以“学习”为借口去伤害孩子的“健康”,要以爱为杠杆,严慈相济,精心呵护,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生存”。
第四,爱生如友。把学生当朋友,就不要处处时时“师道尊严”,不要“规训”学生,更不要“命令”。
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教师承载“伙伴”的功能。教师要以爱为杠杆,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共处”。
第五,爱生如己。把他人当自己,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学生当自己,我们就会理解学生的“自利性”,尊重成长中的个人意愿与主观能动性。
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要爱岗敬业,以身示范,把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事”!
大爱无言,却深沉凝重,它要用责任和精神作依托;大爱无声,却馨香远播,它需用汗水与泪水来浇灌;大爱无形,却有迹可循,它要用理论与实践作支撑。智慧的师爱永远是教育广深的根基,有了这样的根基,攀登起来才会身轻步健,才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甩开莫名的“威信”,努力贴近学生
“天、地、君、亲、师位”,教师以其崇高的历史和社会地位永久地载入“香盒”。可能众多的光环让教师有些莫名的“骄傲”。故而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服从自己,老师怎么说学生就必须怎么做。
教师的“威信”固然重要,但那一切必须用对学生严厉的做法来实现吗?一种稳定的“威信”应该建立在和学生平等的交际层面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树立威信:
首先,保持冷静,平和心态,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因素。有时教师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显出急躁情绪,表现为缺乏细心、耐心和信心。轻则讥讽谩骂,重则罚站罚跑,甚至施以拳脚。殊不知,这样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此拉开。因而,教师应平和心态,排除杂念,一切以学生为先,以工作为重,保持冷静,继续保持教育者的崇高风范。
其次,宽容大度。宽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63∕T 2387-2024 公路路基涎流冰防治技术指南.pdf
- 2025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Helping at home单元测试试卷.pdf VIP
- 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答案.docx VIP
- 1、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8分).pdf VIP
- 配电运维题库题库(392道).docx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索.docx VIP
- 2025年生产安全应急演练方案(精选5篇).pdf VIP
- 2025安徽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直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SY∕T 5329-202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pdf
- 电线、电缆载流量对照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