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五大纠结论文修改11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中日政治经贸合作“五大纠结”与“五大因应之策”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笪志刚 内容提要:中日建交后的经贸关系已度过了不惑之年,四十年来在战后以民促官及官民并举的两国贸易和投资往来基础上,1972年两国建交并开启了中日政治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新时代。虽然中日政治关系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曲折过程,但两国在经贸等方面合作总体顺畅,中日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共识加强,量增质升,成果显著。但也应看到,随着国际关系和双边关系的复杂变化,中日两国战略取向和认知差异、双方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的内政等造成的摩擦和矛盾也与日俱增。尤其是近年随着中国崛起日本走向衰退,两国经济领袖地位逆转,中日关系出现围绕岛屿争执为标志的对立乃至对抗,两国经贸合作也出现诸多不和谐音符,纠结增多,歧见扩大。如何应对国际经济困难和全球局势日益复杂过程中的两国关系出现的纷繁头绪,使中日政治和经贸合作继续朝着战略互惠和互利双赢的轨道发展,已成为摆在中日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为代表的双边关系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日政治经贸;五大纠结;五大对策;现实与建议 自1972年中日建交,中日关系结束战争状态进入友好交流时代,两国在政治、外交、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交流不断活跃。其中外交和政治互信虽存在摩擦但总体得到稳定发展,经贸合作发展较快,贸易由小到大,投资从无到有,人文交流领域不断扩大。以2011年数据为例,两国贸易额达3449亿美元,比1972年增长近250倍。截至2011年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达800多亿美元,对华无偿援助、技术合作和低息贷款等ODA援助合计达300多亿美元,在华3万多家日企和办事机构雇佣了超过1000万的中国员工,年纳税额已超过600亿元。中国企业对日并购等投资不断增多,中日经贸相互依赖日益紧密。人文旅游合作与交流也取得诸多进展。每周往返在中日之间的航班架次超过500班,中日旅游商务互访2011年达570万人,在日华人超过80万人,其中留学生超过8万人,中日跨国婚姻所生子女超过2.5万人,在华日本人超过12万人,其中留学生达1.5万人。但也应看到,中日在经历了上个世纪70年代建交后官民并举的推进时期,80年代的蜜月时期,90年代的摩擦增多时期,21世纪前十年的对立和磨合期后,现在的中日关系进入新的对抗与紧张时期,尤其是今年4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别有用心地抛出“购岛”意向,到日本野田内阁正中下怀的窃喜响应,在9月10日宣布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日本称尖阁列岛,下同)“国有化”,日本中央与地方你方唱罢我登场,犹如唱双簧一般一手导演了使中日关系出现自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最为严峻和恶化局面的荒唐闹剧。闹剧激起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和全体国民的愤慨,中国民间掀起巨大的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的声浪,一些城市一度出现非理性和失控的排日现象。中方不断升级的外交抗议、军方摩拳擦掌的警告态势、海监和渔政船的钓鱼岛常态巡航、愈演愈烈的民间仇日行为、政治领域向经贸领域的蔓延,使中日关系面临国民感情陡然恶化、双边关系急转直下、军事冲突一触即发的罕见危机,中日经贸合作也因此受到干扰,出现合作信心与水平同步下降的征兆。面对复杂周边局势的挑战和改善政治关系和国民感情的考验,在两国经贸再次面临“政冷经热”到“政冷经冷”的关键时刻,在政治信赖和国民感情每况愈下的特殊时期,中日能否克服制约两国良性发展的“五大纠结”,通过采取面向未来的“五大因应”之策,及时改善关系成为两国有识之士追求的共同努力目标和战略方向。 一、中日政治经贸关系发展回顾 1.中日政治关系一波三折曲折前行 2012年是中日恢复邦交40周年,也是两国关系面临艰巨考验的一年。由于日本政府“购岛”中国坚定维护主权的“岛争”引发的两国外交关系紧张、政治互信下降、国民感情恶化、民意全面对立使中日战略互惠名存实亡,两国关系。中日关系的恶化反映了东北亚乃至亚太局势的复杂多变,反映了中日在国家利益和战略取向上的歧见加深,反映了日本走向没落,国家性格和国民心态再次走向右倾的令人警觉的走势。从中日政治关系的角度,虽然40年来出现了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美化右翼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支持台独、围堵中国等不和谐音符,但在两国政治家尤其是民间友好人士的大力推动下,两国关系克服了冷战框架下的诸多不利影响,总体呈现曲折发展态势。近年,随着战后蜜月、摩擦、对立到今天的对抗期的演变,中日军力和海洋实力发生微妙变化,随着两国政治话语权和经济地位在亚洲乃至世界的角色互换,中国的政治崛起与日本的政治颓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对华居高临下的心态被失望和恐惧取代。从日本的角度,处理好中日关系是其战后60年不断融入亚洲和深化东北亚外交和政治合作的必然选择。在必须努力适应中国迅速发展和不断崛起的现实,维系中日关系向前看的同时,处理好堪称日本外交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