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波治疗仪的副作用
微波治疗仪进入医院已经有很多年了,已经被国内外的临床医院广泛用于炎性疾病的康复,不过很多使用者不是很清楚微波治疗仪的副作用,为此我们从物理学和病理学角度进行具体剖析,以帮助用户进行比较全面的科学的认识:
(1)微波治疗仪有没有辐射
微波是电磁波,其实电磁波是大家很熟悉的能量,大家熟知的可见光、红外线、激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等都是电磁波。电磁波从文字上看有“电”和“磁”两个意思,从物理学角度看,电磁波就是能量,蕴含者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的能量,交变电场会产生交变磁场,同样交变磁场也一定会产生交变电场,能量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向周围扩散,由于电磁波种类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对电磁波进行分析: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微波在所有电磁波谱中的位置,频率高于无线电破,远低于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等,而且比大家熟知的红外线还低很多倍。所以从频率上看,是处于一个很安全的范围。
(2)辐射的定义
辐射其实就是指能量从一处发送到另一处的意思,物理学上将辐射划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很危险的辐射,就是指电磁波作用下,能将分子结构破坏的辐射,这需要产生很高的电位,将牢固结合的原子之间的“键”打开,这样的话,分子就会被破坏,也就是改变了原先的分子结构,变成其它分子。这一点对人类来说是很危险的,我们知道人体的控制细胞的核心单元就是DNA 就是脱氧核糖核酸的排序,如果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作用于人体将原先稳定结合的脱氧核糖核酸打开而且置换,那么其遗传的密码意味着被改变。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其实是充分危险的环境,紫外线、x射线和r射线这些电磁波是具有破坏分子结构的能力,另外环境中的一些强氧化剂也是具备这样的能力的。这些年人们总是担心癌症,与很多方面有关: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电离辐射、强氧化剂等。电离辐射与使用大理石、大气层变化、地表氡释放等的辐射有很大关系,化学上强氧化剂主要来源于合成化工和工业化生活的加剧有关。
(3)无害辐射的临床依据
现代医学的发展给人类的健康带来科技支持,WHO和中国国家药监局一样,对进入临床使用的设备不是仅仅凭物理学的认识的来掌握的, 物理学只能是我们科学认识的强有力的基础,中国的微波治疗仪进入临床始于八十年代,最初是经过科学的病理试验的,大量的临床病理表明,微波这样频率的电磁波,对人体是安全的。涉及到的细胞形态、排列、细胞膜、免疫力等都是很安全的。因此,最近10多年进入市场的微波治疗仪已经不再需要提供临床病理就很好说明这一点。
(4)使用注意事项
微波进入临床使用,最大的风险评价就是灼伤,微波治疗仪属于热疗设备,防止热灼伤是和所有热疗设备一样的,而且考虑到微波的穿透力强,热灼伤更是必须严加防范的重点,国家药监局这设备从电气安全和使用上都很重视。使用上我们需要注意包括对热不敏感者慎用、植有金属部件的部位不得照射等,当然考虑到电磁波的穿透力很强,佩戴心脏起搏器严禁使用、不得照射眼睛、睾丸等都是国家药监局指定的要规避风险的内容。
本文主要是针对用户极为关心的辐射问题而论述的,使用微波治疗仪只要掌握好功率高低,对植有金属的对应部位、佩戴起搏器、眼睛、睾丸、孕妇腹部等重要环节加以重视,用微波治疗仪无菌性炎症疾病是非常高效的,我们不担心红外线辐射,更是没有必要去担心微波辐射了。频率低的电磁波如果比频率高的电磁波更有辐射性,就没有了谈论辐射的科学性。
(5)微波泄漏
国家标准规定的微波泄漏是10mw/cm2,其实这是针对电磁的抗扰能力规定的,不是针对人的安全规定的。因为微波治疗仪作为电器设备,里面本身有很多比较复杂的电路部分,如果接受到超量的微波泄漏,可能会干扰微波安全控制,实际上国家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的标准虽然以10mw/cm2来检测是否合格,但是实际检测结果很多是“检测不到”或者仅仅是0.01mw/cm2,所以微波泄漏是与人体无关的指标;另外,大家想一下,理疗时我们原则上是要求用微波理疗头将微波100%导出到人体,我们计算一下,用8公分的圆柱形理疗头(TB-1-A型专用),将能量设置为10瓦,那么最理想的人体接收到的微波能量密度是(10*1000)/(0.25*64)=199.04mw/cm2,其结果远远高于微波泄漏的法定值,所以对微波泄漏的担心是误导性的宣传,是伪科学的体现。对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用户是不公平的误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