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到人——生态伦理何以可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自然到人——生态伦理何以可能

成绩 2018-2019学年 秋季学期 农业科技进展专题 课程论文 研 究 所: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提交日期: PAGE PAGE 1 生态伦理证成的困境及其现实路径 (小二号仿宋体,加粗,居中) 摘 要:(五号宋体加粗)在人与自然之间有无道德关系问题上,生态中心主义把人降格为“吃喝自然”的饮食男女,断言人类负有呵护自然的直接道德责任;……由此,生态伦理合理性证成与内在困境解悖的崭新路径得以开启。(五号楷体) 关键词:(五号宋体加粗)生态伦理;困境;现实路径(五号宋体) 一、一级标题(小四黑体) 人与自然之间有无道德关系是生态伦理的焦点问题,对此,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各执一词、自说自画,前者通过还原思维把人降格为荒野之物,在拓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中将自然纳入道德顾客范畴,后者则以利益为圆心确证人对自然履行的只是以“关心人”为旨归的衍生的间接道德义务。(五号宋体) (空一行) 二、“自然主义”人的意愿: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证成的隐性逻辑与困境(小四黑体) (一)二级标题(五号楷体加粗) 1.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是”是一个事实判断,“应该”是一个伦理意义上的价值判断,如何寻到另一个价值判断将二者沟通,是生态伦理的元伦理学难题之一。(五号宋体) 三、利己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本质与理论困境(小四黑体) 人的利益作为根本尺度与道德准绳,自然不过是人用来满足需要的条件和“用具”。依据不危害他人原则,若是一个人改变自然的行为没有伤害到他人利益,这种行动就被许可;若是一个人改变自然的行动侵犯了他人的利益,行动就被禁止。(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加粗) 〔1〕[美]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曹刚.环境伦理学中的元伦理难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8):57-62. 〔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Richard Lewontin.The Triple Helix;Gene,Organism and Environment[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宋体,小五,英文和数字采用新罗马字体) 请注意:正文中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不能遗漏或颠倒。序号置于方括号内,页码置于方括号外,排列在文中相应位置右上角;同一参考文献被引用多次只编一个序号,每次的引文页码放在行文中上角标处的参考文献序号[]外,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不再重复著录。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