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课程改革的初步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醫學人文課程改革的初步探討 A Discussion ofthe Curriculum for Medical Humanities 徐濟達 周亞夫 Xu Jida Y. H. Zhou 南京醫科大學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通過醫學模式轉換和醫學角色與任務帶來的變化分析,和國內外醫學人文課 程改革現狀的描述,提出了新世紀醫學人文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原則,對人文課程 改革的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強調校園文化建設是醫學人文課程改革的重要手 段。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由於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和醫學技術的不斷 進步,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也不斷加大,以 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培養滿足時代需要的醫學人才。當前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關 注,對留學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醫學人文課程的改革被提到越來 越重要的地位。如何通過人文課程改革,建立一個符合現代高等醫學教育需要的 人文課程體系,已成為醫學院校教育管理的一個重要目標。 一、醫學院校培養目標的變化 隨著醫學模式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現代的生物-,心理一社會模式轉換, 醫生的任務與社會角色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1992 年,世界衛生組織人力開發 司C. Boelen 博士在「醫學教育改革需要爭取全球行動」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五 星級醫生」的概念,即醫生應是保健的提供者,決策者,溝通者,社會領導者和 管理者。 1993 年,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明確規定,醫生的任務是:醫生應促 進健康,防止疾病,提供初級衛生保健。醫生要遵守職業道德,熱心為病人治病 和減輕病人痛苦。醫生還應該是優秀的衛生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區的代言人,出 色的交際家、有創見的思想家、資訊專家,掌握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的開業醫師 和努力終生學習的學者。 新世紀對醫生要求的提高,迫使醫學院校必須更新教育觀念,確立新的培養 目標。要從注重培養獲取知識的知識儲備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轉變,發展學生的 自我學習能力,求實創新的能力;要從培養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能的專家型人才向 強調基礎寬厚、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轉變,要求學生不僅掌握自然科學知識和 技能,也要善於人際交流與組織管理;要從培養單純治病的醫生向預防、治療、 一 108 一 康復、保健於一體的新型醫生轉變,使學生真有良好的道德、強烈的責任感,善 於從身心、社會多角度看待、治療疾病[1] 。 二、國內外醫學人文課程改革的歷史與現狀 為了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培養適合新世紀需要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醫 學生的科學能力、人文精神和創新意識,醫學高等教育必須更新觀念,重新確定 教育培養目標,改革包括醫學及人文科學的課程體系。 (一)國外人文課程改革歷史及現狀 國外醫學院校從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包括醫學人文課程在內的醫學課程改 革,著名的院校有美國哈佛大學、西余大學、英國格拉斯大學、日本的築波大學 等。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醫學人文課程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加強。進一步要 求把發展醫學教育中的人文社科教育作為改革醫學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在美國 醫學院協會的報告中,據統計,到 1995 年,幾乎所有美國的醫學院都開設了醫 學人文課程。 1998 年,美國醫學院校課程中,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內容古總 學時20%左右,德國為26% 英國為 13% 。醫學人文課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向 醫學生傳授建立良好醫患關係的技能和態度,主要方式是將醫學課程與社會科學 的相互滲透,運用講座、課堂討論等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經過改革,學生畢業 後的人際交流、解決病人社會問題的態度發生明顯變化[2] 。以美國哈佛大學醫 學院為例,其醫患關係教育實穿前二年半的課程,任課教師中,有內科、神經科、 兒科、外科大夫,教師與學生用課堂討論形式研究醫患關係。據該院對改革課程 和傳統課程畢業生的追蹤調查,兩者在臨床能力上無明顯差異,但對社會問題和 人際交流技能方面,革新班優於傳統班。 (二)國內醫學人文課程改革情況 從 80 年代開始,我國醫學院校逐步開始在學生中開設人文社會科學課程, 90 年代起嘗試醫學院校人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