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4 -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第一节 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
一、城镇道路分类
路网中地位
分类依据 交通功能:快速完全交通功能,车行道中间设分隔带, 主干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区域性交通 支路局部地区交通
完全交通功能,车行道中间设分隔带,
交通功能为主,
区域性交通
局部地区交通
服务功能:支路 次干 主干 快速
二、路面分类 ★
高级路面用于快速、主干路: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使用年限长
用于快速、主干路
结构强度 运输成本低、投资高、养护费用少
次高级路面用于次干、支路:较高级路面次之
用于次干、支路
柔性路面:弯沉变形大、抗弯强度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
力学性能 和弯拉应变,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
刚性路面: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代表是水泥砼路面
第二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结构组成
面层
1、沥青路面结构 基层
路基
2、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对路面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3、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采用高等级面层和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柔性基层
4、基层的结构类型: 石灰稳定土类
★ 半刚性基层 水泥稳定土类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二灰)
5、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如何减轻反射裂缝? ★
⑴ 加厚面层 玻纤网:网孔尺寸为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倍
⑵ 加铺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织物:能耐170℃
6、路基分类
土方路基 路堤
从材料上 石方路基 从断面形式 路堑
特殊路基 半挖半填
7、路基填料
⑴ 高液限黏土、粉土及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必须使用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的掺量由设计确定,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决定。引申:无法按图施工和图纸上没有的必须按照相关程序变更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针对高液限土可用排水固结或换填方法处理)
石灰或水泥的掺量由设计确定,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决定。
引申:无法按图施工和图纸上没有的必须按照相关程序变更
⑵ 地下水位高时,应采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并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降低地下水位。
⑶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铺设整平层。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厚度一般为100~150mm。
8、基层基层是承重层,承受车辆荷载竖向力材料选择依据: 道路交通等级
基层是承重层,承受车辆荷载竖向力
路基抗冲刷能力
9、常用的基层材料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
嵌锁型和及级配型材料可用于次干路及支路基层及底基层 级配砂砾
嵌锁型和及级配型材料
可用于次干路及支路基层及底基层
做基层时,级配中最大粒径≤37.5mm 级配砾石
做基层时,级配中最大粒径≤37.5mm
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可用作快速、主干、次干及支路的基层,也可作为底基层。
10、面层与材料
磨耗层 上(表)面层 细骨料
粗骨料面层 面层上层 或 中面层
粗骨料
面层下层 下(底)面层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沥青路面面层材料 SMA: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13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习题答案.docx VIP
- 数据治理(管理)能力评估 :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2024(62页).pptx VIP
- 智能门禁系统技术创新与应用.pptx VIP
- 开始健身只需五步-来源:英语世界(第2018003期)-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pdf VIP
- 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修改).pptx VIP
- 博物馆资源融入音乐课程的美育路径研究.docx VIP
- ISO_286-1-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中文-可编辑.docx
- 2020年新版保温工程量计算公式.docx VIP
- 凉拌菜教学课件.ppt VIP
- SW7203数据手册_V13926596180高效率双向升降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