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
浙江天学博士学位论文
浙江天学博士学位论文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
资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运作模式; 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通过对项目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产业集群的普遍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业的地理空间集聚趋势曰益明显,无 论是在西方的发达国家,还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产业集群的现象极为普遍。
中国产业集群成长表现出如下特点:
①产业集群源于自发形成,在中国东南沿海呈集中分布趋势;
②我国产业集群基本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组成的,且主要是中小企业;
③衍生、裂变、创新与效仿是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方式;
④适应工业现代化发展趋势,逐步实现产业集群与工业现代化对接融合:
⑤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逐步实现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对接。 (2)产业簇群化与城镇化耦合联动是驱动强县发展的引擎 由于大量的集群存在,在世界版图上形成了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产业集群
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不仅发挥了规模
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同时亦因此而产生了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某一地区乃至整
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研究引用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3年全国综合百强县评估结果,浙江、江苏、山 东、广东、福建、上海等中国东南沿海省、市占据的80个强县,其社会经济的健康快 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集群成长和城镇化引擎的驱动。在江、浙地区,一方面, 开始从“农村工业化+专业市场+小城镇”,向“特色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业+城镇化” 的模式转变。另一方面,依托城市的发展及其城市特有的聚集规模经济效益、城郊外 部效益和市场引力等,吸引了大量资金、技术、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集中,进而 促进工业产业集中。
(3)地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具有互动发展关系
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与正在实施的城镇化进程具有互为交融、互促共进的强关联 性。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又为面广量大的中 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进而促进区域人口的集中、二、三 产业的增长、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资源、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并产生的良好集聚效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
应。实证研究表明:江、浙地区凡是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好的、快的地方,城镇化发展
水平也出现了普遍的提高的趋势。 (4)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动力学机制 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本研究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
结合义乌的实际情况,建立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得到 1998-2020年的仿真数据,和一系列指标间的相关图。模拟结果显示:产业集群的发展推 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日趋完善的 社会资源共享,也就是说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和城镇化是一个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关系。
(5)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中小城市(义乌)、杭州湾城市带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实证研究,结果表
明: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具体模式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市场 需求,围绕产业链有效地进行分工、合作的企业群落,基于竞争能力地提升,则在特定 的区域就会衍生出新的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区的一系列乘数效应则自然而然促进劳动 力转移和人口的集中,促进了人口的非农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
针对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地方工业园区建设中的产业集聚效应问题,基于产业 集群成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区域分工、合作与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以及基
于产业集聚、整合的“都市带经济”发展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以下三个方
面的政策建议:
(1)建立区域整体协调机制,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2)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3)健全支撑体系,提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保障 本研究认为集聚式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空间发展的新模式。这种集聚式城镇化发
展新模式的实质是通过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实现要素的空间集聚,劳动力的 转移和人口的集聚要以产业集群为载体,通过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壮大,为城市地域空 间的扩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产业支撑。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利用产业具有的空 间集聚特性,创造条件、因势利导、促进产业群体的产生、发展和壮大,进而吸引人 口向产业集群区——城镇——城市群区集中,实现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产业集群;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运作模式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乙偶姻的海洋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性能研究微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金融学专业论文.docx
- 多羟基功能化硼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其硼吸附性能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多核平台上支持推测并行化的事务存储体系结构性能优化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论文.docx
-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课件设计与应用研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论文.docx
- 面向移动gis的agent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试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ipop组合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docx
- tx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改进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带有多重v形非等高肋片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数值研究动力工程专业论文.docx
- 一种家庭服务型机器人移动平台开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超高频半有源标签前端设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 中间纤维蛋白vimentin突变体e151k病理机制的分析细胞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 zjs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高速遥传系统的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遥感et技术的河北省馆陶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农业水土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汞滴电极上的张力电化学测量及电化学池内电位降落补偿新方法的研究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
- 狗蚁草抗肝纤维化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药理学专业论文.docx
- 全身炎性相关指标与胰腺导管腺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肿瘤学专业论文.docx
- 产后盆底功能自然康复状况的临床研究妇产科学专业论文.docx
- 个性化头相关传递函数研究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正式版)DB2306∕T 192-2024 《大庆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pdf VIP
- 信用卡培训课件.ppt VIP
- 2022年石家庄市深泽县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pdf VIP
-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10章连接.ppt VIP
- 整体式履带行走机构驱动轮设计及CAE分析.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初三物理自主招生试题 .pdf VIP
- 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询网查询【官网入口】.doc VIP
- 2021年石家庄市深泽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松下NPM贴片机高级培训教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