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文学明代诗文
                    
                                第七章  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诗文  
    一、 文学复古的准备期 
   在弘治、隆庆(1488——1572 )约一百年内,文坛上汹涌着一股强大的诗文复古思潮。这股思潮的酝 
酿、高涨,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也有着各种复杂的原因。 
   明代洪武、永乐两朝,朝廷为了整肃政治,排除异己,对知识分子基本都采取打压的政策,文网密 
布,动辄得罪,特别是公然颁布 “士大夫不为君用者罪该抄杀”的诏令,态度之蛮横,令人不寒而栗。 为了 
端正士习,钳制人心,朝廷还再三诫谕“一宗朱子之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 
讲”  (陈鼎《东林列传》卷二)希图跻身仕途的士子们,碍于“功令严密”,自然是“匪程朱之言弗遵”  (顾炎 
武《日知录》卷一八《举业》)。                                                       《东林列传》 
   其中 有一些个性鲜明的优秀诗人,就因为不甘屈服强权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高启为代表的“吴中四杰”  (高启、杨 
基、张羽、徐贲)入明后,只因为诗歌的格调不符合盛世气象而都死于非命,其中以高启死得最为惨烈。高启(1336——13 
74 ),字季迪,今苏州人, 是明初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代表作《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 
 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 
 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 
 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全诗气势横放,舒卷自如,体现了生逢盛世的欣幸之情,而且音韵 
                             铿锵,雄浑中寓着苍凉, 堪称明初诗坛奇葩 。 难怪《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评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但他特立独行,不愿 
                             随波逐流,不但辞去明朝的官职,并且在诗文中抒发心中的真感受,如 
                             《步至东皋》,表达了自己在新朝彷徨无依的心情,结果被朱元璋找个 
                             借口给杀了。 当时的情景, 使人有“避席畏闻文字狱”  (龚自珍《咏 
   高启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史》)之惶恐。于是其时诗人或者噤若寒蝉,或者视程朱理学为圭臬, 
亦步亦趋。因此,约百年的文坛上,弥漫的是明道宗经的陈腐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台阁体得以在文坛上占据首 
位。 
   所谓台阁体,是指成祖到英宗几十年间,以“三 
杨”为代表的馆阁重臣所创作的诗歌。 “三杨”指杨士奇 
 (1365—1444),名寓,江西泰和人;杨荣(137 
1—1440),字勉仁,福建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 
人;杨溥(1372—1446),字弘济,湖广石首(今湖 
北省石首市)人。这些作家都是馆阁重臣,本身对承 
平盛世的形成也都有一定的辅佐之功,因此他们在诗 
歌创作理念方面推崇理学家邵雍,认为诗人的任务就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是:“ 以其和平易直之心,发而为治世之音。”  (杨士奇《东里集• 文集》卷五《玉雪斋诗集序》)内容上要“歌颂 
圣德,施之诏诰典册以申命行事”  (王直《文敏集》《序》),在表达一己的感情时,要“适性情之正”,抒写“爱亲 
忠君之念,咎己自悼之怀”  (杨荣《省愆集序》)。所以他们的大部分诗歌只能是体现了“太平宰相之风度”  (《列 
朝诗集小 传• 乙集杨士奇传》),着意歌颂盛世风光和帝王伟业,内容空泛、缺乏真性情。但台阁体典正和平的 
文学特质契合了明初盛世气象的需要 ,因此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笼罩了诗坛。杨士奇的诗如《送胡元节广西宪 
使》: 
    骢马赤茸 鞦 ,临歧嘶未休。朝廷用儒雅,风纪得才猷。 
      天远三湘外,霜含八桂秋。贪渔嗟薄俗,表率在名流。 
   杨荣的诗如《元夕赐观灯》三首之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