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VIP

《SNT1300-2003-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300-2003 国境口岸蚊类监测规程 Surveillancecodeformosquitoatfrontierport 2003-08-18发布 2004-02-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发 布 国家质 量 监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SN/T 1300-2003 月吐 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启东、徐云庆、曾建芳、李俊志、张瑞来、邵春棋。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1300-2003 国境 口岸蚊类监测规程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国境口岸对蚊类进行监测的内容、方法、程序、统计分析和监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 国境 口岸对蚊类监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蚊类监测 mosquitosurveillance 用特定 的方法对 口岸不同生态环境中存在的蚊类 (成蚊 、幼虫)的种群 、数量进行系统的调查活动。 2.2 幼虫指数 larvaindex 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布雷图指数三个指数。 3 监测程序 3.1 准备 3.1! 成立小组 成立 由三至六人组成的监测小组 ,人员须经专业培训 ,由专业技术人 员负责指导 。 3.1.2 制定方案 包括确定监测方法 、时间、地点 、内容。 3.1.2.1 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监测方法。 3.1.2.2 时间 3.1.2.2.1 以一年为一个监测周期 。 3.1.2.2.2 成蚊每旬监测一次 。 3.1.2.2.3 幼虫每月作一次监测;在有伊蚊的口岸,每季度作一次幼虫指数的监测。 3.1.2.2.4 当出现疫情时 ,随时监测 。 3.1.2.3 地 点 在口岸内各种生境类型(水塘、草丛、房屋、畜厩)选取一至二个点,并尽量满足下列条件: — 选择在一个监测周期内环境不会 发生变化 的地点 ; — 选择在靠近人 、畜处 ; — 成蚊选择避风处 ,幼虫选择积水处 3.1.2.4 内容 — 成蚊 :密度 、分布 、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 ; — 幼虫:密度、分布、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布雷图指数(仅限于有伊蚊的口岸)及其结果的判定; — 环境监测:地理、地貌、植被、天气、气温、相对湿度、风力、降雨量; — 实验室检查。 32 监测工具和 用品 捕蚊器或吸蚊管 、蛇帐 、诱蚊器、羊申筒 、三盔 甲憔或 7酷 、毒瓶、来尺、时钟 ,400mL7k勺、吉释 100 SN/T 1300-2003 mm水勺、700mL黑色塑料广口瓶、小木片、记录表. 4 现场监测 4.1 监测方法 4.1.1 环境监测 — 查阅气象、地理资料; — 现场观测、描述. 4.1.2 成蚊监测 4.1.2.1 人工叮咬法 以三人为一组,在清晨或傍晚时间,在无阳光和避风的场所,三人呈三角形面对面坐好不动.暴露小 腿,等蚊子叮咬,然后用捕蚊器或吸蚊管人工捕蚊。从捕到第一只蚊子算起连续捕捉 1h,将捕获的成蚊 毒死,鉴定蚊种并计算密度指数[只/(人工 ·小时)〕。 4.1.2.2 人帐诱捕法 在蚊虫孽生地挂一锥体形型蚊帐,高1.5m,顶宽0.7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