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第 期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
13 2 Vol.13No.2
年 月 ( )
2011 4 J.ofWuhanUni.ofSci.&Tech.SocialScienceEdition A r.2011
p
“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诗圣杜甫在《江陵望幸》中以其如椽巨笔,标示出
荆楚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坐标。通常所谓荆楚,系指今天的湖北地区,它是南方的“中原”,早在东周时期就
有楚文化与北方的周文化逐艳争辉。秦汉以降,这里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宽松的文化环境,得以成为南学的摇
篮、禅宗的温床、道学的中心和新学的重地,不仅经济社会的发展足资称道,而且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亦不
乏奇思遐想和英才硕果。
为了推动荆楚文化研究的拓展精进,《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设“荆楚文化与长江文明”专
栏,陆续刊发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以展示荆楚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此乃学界之幸事。作为特约
主持人,我衷心祝愿这个栏目像荆楚文化一样,以其卓尔不群的丰采赢得学界的瞩目和艳羡!
———特约主持人 刘玉堂研究员
荆楚文化特质平议
孟 修 祥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摘要:春秋战国时代,开放、求新、求变的精神特征为当时诸侯各国所共有,并不能说明某一地域文化的特质。
荆楚文化受南方水乡泽国、丛林山峦自然氤氲之气而自然物产丰饶的地理环境与巫觋文化的影响,以青铜器、
漆器、刺绣、老庄哲学和楚辞为代表,极富想象力、充沛的激情、浪漫的色彩、不屈的性格与理想主义精神,从楚
人“剽轻”的风俗习性,“宏识孤怀”、“一意孤行”的思维方式,以及“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的性格情感而论,
荆楚文化的特质应该是与艺术文化特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关键词:荆楚文化;地理环境;艺术;特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G127.6 A 10093699201102013105
任何地域文化现象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地域文 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二
化现象的独特之处,因此人们通常把某一地域文 是“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三是“一鸣惊人”的创
化最为显著的标志称其为文化特质或文化特征。 新精神;四是“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五是“止戈
[]
1
《辞海》对“特征”(或特质)的定义为:“一事物区别 为武”的和谐精神 。这种结论性说法,与历史事
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象征、标志。”如徽州文化, 实稍作对照,便不免使人产生疑惑,且不说创业精
其特质为商人文化,徽商以其雄厚的财力建立起 神、开放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与和谐精神显
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并体现其自身价值观和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