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丘陵小流域土壤碳氮磷生态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性-土壤学报.PDF

亚热带丘陵小流域土壤碳氮磷生态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性-土壤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亚热带丘陵小流域土壤碳氮磷生态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性-土壤学报

Vol. 52 No. 6 第 52 卷 第 6 期 土 壤 学 报 , 2015 年 11 月 ACTA PEDOLOGICA SINICA Nov. ,2015 DOI:10.11766/trxb201412010607 亚热带丘陵小流域土壤碳氮磷生态计量特征的 空间分异性* 1 ,2 1 1 1 1 杨 文  周脚根 王美慧 韩 增 张满意 1† 2† 1 李裕元  吕殿青  吴金水 (1 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 410125)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沙 410081) 摘 要  理解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有助于土壤养分管理。以湖南省长沙县 金井镇脱甲河小流域(52 km2 )为研究区,系统分析了亚热带丘陵小流域表层(0~20 cm)土壤碳氮 磷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该流域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平均 含量分别为13.09、1.50和0.51 g kg-1 ,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10.42、72.71和7.19,均具有 高等变异水平和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C∶N、C∶P、N∶P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高、人 为干扰少和肥料使用少的林地区,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人类活动频繁以及化肥施用量大的 农田区。菜地、茶园、林地和稻田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N∶P差异显著;在高海拔和陡坡 地区,土壤C∶N∶P均明显偏高。这表明研究区域表层土壤碳氮磷比率的空间分异与土地管理措施和 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空间分异;亚热带丘陵小流域 中图分类号  S158.3    文献标识码  A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土 的空间变异性较大,从最低干旱土(干漠土、旱 壤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揭示土壤碳、氮、磷 境土)的29.0∶2.6∶1到最高有机土(黑纤土)的 - 等元素循环和平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2] 。生态化 340∶17.77∶1。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喀斯特山地、 学计量学在土壤养分循环与限制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低山和低地三种景观土壤碳氮磷原子数比率呈降 - [34] [5] 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Cleveland 和Liptzin 从 低趋势,而在林地、旱地和稻田三种土地利用类 全球尺度上研究了土壤碳氮磷的化学计量特征,结 型中,林地与旱地土壤C∶N∶P基本相等,分别 果显示:土壤C∶N ∶P原子数比为186∶13∶1, 为56∶5.9∶1和56.7∶5.9∶1,均低于稻田土壤的 且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01.2∶10∶1,主要原因在于海拔高度、植被类型 比如森林土壤C∶N∶P原子数比(212∶15∶1) [4]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