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报告书.doc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报告书.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编辑版 PAGE Word完美格式 可编辑版 Word完美格式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 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目 录 第一章 基本资料………………………………………………………………3 第二章 施工组织设计…………………………………………………………7 第一节 施工导流………………………………………………………………7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9 第三节 坝体填筑强度…………………………………………………………11 第四节 开挖运输方案…………………………………………………………14 第五节 机械配套计算…………………………………………………………16 参考资料………………………………………………………………………20 第一章 基本资料 1.工程概况 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金盆水利枢纽位于西安市周至县黔江河干流峪口以上1.5km处,东距西安市约86km,北距周至县城约14km。枢纽是一项以向西安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结合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为2亿m3,有效库容1.774亿m3。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城市供水3.05亿m3,提供农业灌溉用水1.23亿m3,灌溉农田37万亩。电站装机容量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7308万kW·h。 枢纽属Ⅱ等大(2)型工程,由粘土心墙砂砾石坝、左岸泄洪洞、右岸溢洪洞及引水洞、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大坝为1级建筑物。枢纽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为5100m3/s,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7400m3/s,保坝洪水为100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为8000m3/s。枢纽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 2.坝体设计 1)大坝坝顶及坝坡设计 大坝坝顶高程600m,顶宽11m,坝顶长440m。设计坝基最低开挖高程466m,设计最大坝高134m。实际开挖高程472.5m,最大坝高127.5m。坝顶上游侧设置1.2m高的混凝土防浪墙,墙顶高程601.2m,防浪墙底部深入心墙。 大坝上游坝坡坡比为1:2.2,高程在565m及515m各设一戗台,宽度分别为3m和5m,下游坝坡坡比为1:1.8,高程在570m、540m和510m各设一戗台,宽度依次分别为2m、3m、3m。在下游坝坡设置贴坡式上坝道路,道路宽12m,贴坡比为1:1.5。 上游高水围堰和下游低水围堰采用与坝体结合方式布置。高水围堰堰顶高程527m,上游坡比为1:2.5,高程在517m处,设15m宽的马道,下游坡比为1:2。下游围堰兼作坝体排水棱体,堰顶高程493.5m,外坡比为1:1.8,内坡比为1:1.2。 坝壳采用下游河床砂卵石填筑,排水棱体采用堆石填筑。大坝横剖面见图2。 2)心墙设计 心墙顶高程598m,顶宽7m。河床段心墙坡比为1:0.3,考虑到由于岸坡对心墙沉降的约束,在纵向心墙也会出现拱效应现象,给抗渗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提高岸坡段心墙的抗渗能力,将两岸坡段坡比由1:0.3变为1:0.6。 为提高心墙在两岸坡适应变形的能力,在心墙底部铺设厚2m左右的高塑性土,采用粘粒含量较高的土填筑,填筑干密度为1.66g/cm3,填筑含水量为20.2%~23%。 3)反滤层设计 从坝料的级配过渡及变形模量过渡考虑,在心墙上下游均设置两道反滤层,第一层为粒径小于5mm的砂反滤层,第二层为粒径小于80mm的混合砂砾料反滤层。下游的砂反滤层水平宽度为2m,混合料反滤层水平宽度为3m,上游的砂反滤层水平面宽度为1m,混合料反滤层水平宽度为2m。 4)大坝填筑方量 大坝总填筑方量为771.6万m3,其中心墙土料158万m3,反滤料29万m3,坝壳砂卵石料584.6万m3。 3.坝址地形地质情况 坝址位于金盆古河道出口至蔺家湾S形河道腰部,距峪口约1.5km。坝址地形为不对称的V形谷。右岸山体高程约823m,边坡为300~500。左岸是现代河谷与古河道间长约800m、正常水位处宽度为270m的单薄山梁,河道一侧山坡坡度在520左右。 坝址区内出露的基岩为前震旦系宽平群大镇沟组变质岩。岩性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钙质石英岩以及后期沿断层入侵的石英岩脉、云煌斑岩脉、斜长斑岩脉。在地形较平缓的山坡、河谷阶地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岩性主要为碎块石、碎石质壤土、砂卵石等。 坝址位于西骆峪~田峪背斜的南翼,岩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上游。由于主要受南北向压应力作用,东西向的构造断层裂隙发育。在坝址区的断层构造有80多条,主要为层间挤压的逆断层。坝址区以近南北向的裂隙构造发育。河床部位岩体全~强风化带较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