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阑尾周围脓肿 ——肠痈 * 概述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当急性阑尾炎感染扩散至周围组织时,右下腹腹膜腔内渗出液积聚,或阑尾穿孔早期,被大网膜或周围肠袢包围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属于中医“肠痈”范畴 中医源流《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既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脏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 阑尾( 英文名:vermiform appendix)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阑尾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一般以盲肠后位最多,其次为盆位。阑尾的长度平均7~9厘米,也可变动于2~20厘米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也有不太明显的半月形粘膜皱襞。阑尾外径介于0.5~1.0厘米,管腔的内径狭小,静止时仅有0.2厘米。 * 二、中医病因病机 饮食不节 寒温不适 情志不畅 暴急奔走或跌扑损伤 脾胃受损 传导失司 外邪入侵 经络阻塞 肝气郁结 气血不和 糟粕积滞 生湿生热 经络阻塞 气血凝滞 易生食积 痰凝瘀积 败血浊气 壅遏肠中 肠痈 气血瘀滞 生湿生热 郁久化热 *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2、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伴有便秘、食欲减退、腹泻、里急后重。 3、全身症状 可有头晕、头痛、乏力、汗出、口干、尿黄、脉数等症状。 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减退 * 二、体征 1、右下腹麦氏点局限性压痛 2、反跳痛(Blumberg征)为炎症波及腹膜时的表现。 3、腹肌紧张 腹膜壁层受到刺激后可出现防御性腹肌紧张,其程度及范围大小是区别各型阑尾炎的重要依据。 * 诊断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疼痛,可伴腹胀、食欲减退等 右下腹扪及一边界不清的触痛性肿块,脓液多-囊性感,少或局限-实质感 WBC计数及N增高,B超提示右下腹混合包块对本病诊断颇有价值。 * 辩证分型 湿热证 右下腹肿块疼痛拒按,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纳呆,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口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热毒证 全腹疼痛,按之痛甚,手起痛剧,高热恶寒,时时汗出,渴欲饮,面红目赤,唇干口臭,呕吐不食,大便秘结或似痢不爽,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腻,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 问:望舌色有哪些内容,各主何证 * 治疗 一般治疗 西医治疗 辩证论治 其他疗法 * 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腹膜炎—半卧位 一般病人可给予半流质饮食,腹膜炎严重或有呕吐者应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 呕吐明显,不能进食或禁食者要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 西医治疗 湿热型应以保守治疗,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经非手术治疗仍有扩大趋势,脓肿较大有破溃危险或全身中毒症状日趋恶化者均应进行外科治疗,方法有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或阑尾切除加脓肿引流术。 * 辨证论治 湿热证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利湿,辅以行气活血 方药:阑尾周围脓肿1号方 生薏仁 败酱草 生大黄 赤芍 红藤 川朴 蒲公英等 热毒证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解毒,辅以行气凉血 方药:阑尾周围脓肿2号方 红藤 川连 栀子 川柏败酱草 生大黄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