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持技术在测定化学反应速率中的应用
王德华
(宁波市镇海中学 浙江宁波 315200)
摘 要 本文讨论了手持技术在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应用,通过手持技术实现数据的获取以及借助计算机进行曲线绘制,训练学生对数据与曲线的分析能力,并对应用手持技术助力教学做了讨论。
关键词 手持技术 传感器 数据曲线 有效教学
1 问题的提出
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中,对反应速率是这样测定的:
1.在锥形瓶中放入5g大理石,加入20mL 1mol/L盐酸。每隔10s观测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将实验数据记录到表中。
2.以mL/s为反应速率的单位,计算每10s时间间隔内的反应速率,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
时间/s
10
20
30
40
50
60
气体体积/mL
反应速率/mL·s-1
3.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产生气体的体积为纵坐标,在左边的坐标纸上绘制二氧化碳气体体积[V(CO2)]-反应时间(t)曲线图。
4.比较你与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如有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从图中可看出,教材是通过注射器中体积的变化再结合时间来测定反应的速率(反应速率=△V/△t)。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由于注射器摩擦过大或者气密性不好等原因而导致实验误差很大,不同学生得到的实验结果相差也悬殊。所以有必要寻求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辅助对教材实验的补充,从而更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手持技术(Hand-held Technology),即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又称为掌上实验室(Lab in hand),是由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化实验手段,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传感器、计算机及其配套软件三部分。手持技术集数据采集、分析于一体,具有便携、直观、实时、定量等特点。将手持技术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了新一轮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基于此,本块内容教学上借助了手持技术进行课本实验的改进,以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并训练学生获取数据并对数据作图以及对图的分析的能力。
2 本课的前端分析
2.1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高二理科班学生,在化学2的学习中对反应速率有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等相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化学2的教学中,仅涉及到对化学反应速率定性判断,其中设置的实验也仅从定性角度来实施,具体实验操作安排如下:
【实验1】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mL 12%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其中一支试管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2】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用药匙向其中一支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发生的变化。
【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4%、5mL 12%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各加入几滴0.2mol/L氯化铁溶液,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气泡生成的快慢。
所以学生对反应速率定量测定比较陌生,不知道如何比较准确地测定反应速率。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好学生进行实验装置的搭置,同时,由于本实验对教材实验进行了改进,还需把教材实验过渡到改进实验。
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手持技术测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过程中压强的变化,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认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初步学会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3)初步学会实验数据的记录与记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了解实验改进的一般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了解现代测量技术,并感受手持技术具有便携、直观、实时、定量等特点。
(2)体验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热情。
2.3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根据压强变化来绘制曲线图及其对曲线的分析
2.4教学方法
2.4.1学案导学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2.4.2手持技术
在本次课中,运用手持技术来测定气体压强的变化,进而绘制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反应过程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不同阶段所代表的具体意义,从而得到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3 教学的实施
教材中对速率的测定是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