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体组织的Cu—Mo—Ni合金球铁热疲劳性能-Journalof.PDF

不同基体组织的Cu—Mo—Ni合金球铁热疲劳性能-Journalof.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2牟7月 重 庆 大 学 学 报 Ju1.20o2 第25卷第7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Vol,25 No.7 文章编号:1000—582X(2002)07—0084—04 不同基体组织的Cu—Mo—Ni合金球铁热疲劳性能 李远睿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 4OOO44) 摘 要:将同炉熔制并同时浇铸的,名义成分为0.8%Cu一0.4%Mo一0.7%Ni的合金球铁楔形试块 粗加工后将其基体热处理成下贝氏体、奥一贝组织、细片状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4种不同组织后,再精加 工成巾20 l/lin×20lTlnl等直圆柱试样。对样品进行了(600±10)ec(盐浴)~(70±30)cc(油)和650±10 cc (盐浴)~(25±5)℃(水)的2种热循环试验,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该合金球铁的基体组织不同,其热疲劳 性能有很大的差异。此项性能由好到差依次为:下贝氏体基体一调质(粒状珠光体)基体一正火(片状珠 光体)基体一奥一贝基体。笔者结合不同基体组织的强度和 占’以下的温度范围内组织的热力学稳定 性等因素对热疲劳性能的影响,说明了产生上述试验结果的原因。 关键词:铜一钼一镍合金;球铁;热疲劳 中图分类号:TG]43.5 文献标识码:A ]0L207机车发动机活塞原用材料是含约0.7%Ni l样品准备 的合金球铁,其最终热处理为调质态(580℃回火)。 1.1熔制 该种活塞在使用过程中,型腔内是50~]00℃热 用500 的中频感应炉熔炼Cu—M0一Ni合金球铁, 油循环冷却,而燃油喷射面的最高温度近550℃,且该 于(1 400±20)℃浇铸。用稀土镁球化剂球化处理后,用 面还受燃气和脉冲爆发气压作用。其失效方式有燃油 硅铁孕育。在浇铸活塞时,同时浇铸楔形试块2o块。把 喷射面穿孔并沿孔开裂及热疲劳两类。 得到的楔形试块下端刨切成40啪 ×9,25 mln×200咖 的 燃油喷射面穿孔通常是由铸造时产生的黑渣、缩 长方体铸条,用以进行分析和试样加工等。 孔、疏松等缺陷而探伤时又未查出所致。热疲劳裂纹 1.2 成分 呈龟裂网状,此项性能取决于材料和工作条件。对于 对长方体铸条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得到样品的 前者,靠提高铸造质量解决;而对后者,应设法提高材 实际化学成分如表 1所示。 料本身的热疲劳性能。 表1 Cu—Mo—Ni合金球铁的化学成分 % 根据文献[1]介绍,为省镍并稳定奥氏体及提高淬 成分 C Si Mn P S Ni Cu Mo 透性等,在原成分基础上添加约0.8%Cu和0.4%Mo, i 3 . 61 2.63 0.54 0.0300.020 0.73 0.79 0.39 熔制并球化和孕育处理后以同炉铁合金浇铸成一批楔 形试样。将它们的基体处理成不同组织后再加工成 420 mln×20 mln的等直圆柱形试样进行热疲劳试验。 1.3 铸造组织 试验结果表明:下贝氏体基体的热疲劳性能最好,调质 从长方体铸条上用线切割截取金相试样,制备后 态基体组织次之,而奥一贝基体球铁的热疲劳性能最 观察并拍得铸态组织如图1所示。其基体是珠光体+ 差。为验证此结果,恶化条件后进行了重复试验,得到 少量的、一般沿石墨周围分布的铁素体,石墨球化较 一 致的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