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政治与经济专题训练.doc
PAGE
- PAGE 2 -
中国古代政治与经济专题训练
班次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
第 = 1 \* ROMAN 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统一是历史的主流,但也出现过大分裂、大割据的局面,据此回答1—3题
1.形成分裂局面最基本的原因是 ( )A.政权更替频繁 B.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
C.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D.中央与地方政权矛盾激化
2.元朝统一全国的条件不包括 ( )
A.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强大政权 B.成吉思汗对外征战,势力不断发展
C.南宋统治腐朽,经济落后 D.南宋联蒙灭金的重大战略失误
3.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元朝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抗击外来侵略 B.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C.设置专门机构管辖台湾 D.推行行省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据此回答4—9题
4.战国时期,曾经在理论上提出要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流派是 (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5.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有利于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
C.有利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巩固封建统治
D.有利于消除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防止分裂割据
6.北宋时期,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大量措施,其中首要措施是 ( )
A.削夺大将兵权 B.削弱丞相权力
C.削弱地方权力 D.扩大科举规模
7.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其标志是 ( )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控制
C.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D.设军机处
8.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制度遭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其中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这大害的思想家
A.范缜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清初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的条件 (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黄宗羲民主思想的影响 D.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0.我国古代自南向北扩展种植的农作物有 ( )
①粟、麦 ②黍、豆 ③占城稻 ④甘薯 ⑤烟草 ⑥玉米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
在中国古代,由于一些帝王励精图治,大力调整统治政策,形成历史上的治世或盛世的局面,据此回答11—13题
11.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政策得到上下的普遍支持,其根本原因是 ( )
A.汉高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政策有利于汉朝统治的稳固 D.政策能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2.汉唐治世和盛世出现的相同原因有 ( )
①以前朝灭亡为鉴,调整统治政策 ②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③注意政策的连续性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清朝前期出现“康乾盛世”局面的原因是 ( )
①清初统治者调整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②国家安定,统一团结
③人口大幅增加,劳动力充足 ④边疆地区发展迅速,全国经济繁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古代的改革或变法往往推动历史前进,是历史进步的表现,据此回答14—17题
14.春秋时期,变法遍兴,其主要目的是 ( )
A.争夺霸权 B.振兴国家 C.统一中国 D.巩固政权
15.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变法法令是 ( )
A.实行连坐法 B.重农抑商 C.实行县制 D.确立土地私有
16.孝文帝改革的最主要措施是 ( )
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 C.实行均田 D.学习汉族文化
17.王安石变法中,中心措施是 ( )
A.理财 B.强军 C.吏治 D.育人才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历代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据此回答18—19题
18.在古代,对农民而言,其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最根本保证是 ( )
A.减轻租赋 B.减轻力役 C.分得土地 D.平均财产
19.隋唐初年与明清初期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上的共同点是 ( )
A.分给一定土地 B.调整赋税制度
C.放松人身控制 D.提高农民地位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经济重心有一个自北向东南转移的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0~22题。
20.北方战乱曾经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自元至清,南北社会基本稳定,而经济重心并未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