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嘉兴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doc
PAGE
高一历史期末检测·试题卷·第 PAGE 7 页 共 NUMPAGES 8 页
嘉兴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历史 2019.01
说明:
1.本试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Ⅰ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卡上(或按所在学校要求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做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文献记载,商王已有派遣亲近的宗族到别的方国实施监督的事例。西周时期,分封制度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政治权力体系,疆域比商代更为扩大。这反映了分封制
A.推动了周政治文化的扩展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 为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蒙恬奉命修筑了一条被后人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这一“公路”是指
A.长城 B.直道 C.灵渠 D.五尺道
3. 有同学查阅郡县制相关资料时发现:“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五年……初置东郡。”这说明
A.秦国在战国时期率先设立郡县制
B.秦国已将郡县制作为中央管理地方的统一定制
C.秦对新征服的领土均已采用郡县制
D.郡县制作为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在秦统一之前已出现
4. 有学者评价(元代)行省时指出:“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
行省
A.掌管国家一切军政要务 B.管辖范围广阔但无自主权
C.长官不再由中央直接任命 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5. 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自是内阁权日重,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说明内阁
A.设置的目的为防范六部专权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只做顾问无权接触军国大事 D.地位变化取决于君权的需求
6. 根据右图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有关军机处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B.正式统率内阁、六部的权力机构
C.隶属于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D.总揽军国大政并牵制内阁
7. 有学者指出: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的某项特权“将‘属人优越权’推向极致,而绝对排斥‘属地’优越权,从而对被施行国构成严重侵损。”该特权指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协定关税权
C.居住及租地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8. 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反映辛亥革命
A.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D.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第10题图9. 五四运动发生后,孙中山指示本党人士踊跃参加,
第10题图
要求“有一分之力当尽一分之力。”这反映了
A. 五四运动声势浩大,弥漫全国
B.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政治舞台
C. 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支持五四运动
D. 国共合作下的政治实践
10. 请看右图,下列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中,
直接针对该图形势的是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
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
其奸,加以防范”
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务须不丧失主权为原则”
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期在必胜”
11. 第二次淞沪抗战又称“八一三抗战”。1937年8月,由于中国守军的坚守与反击,逼着日本不断把华北、东北和国内的日军调来增援,最后上海变成了它主攻的方向。尽管伤亡惨重,中国守军这种一边抵抗,一边准备第二防线,再准备第三防线,边打边退的战略谱写了十分悲壮的一幕。有关这场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A.蔡廷锴、蒋光鼐是驻守淞沪的主要抗日将领
B.迫使日本三易主帅,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直接推动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2.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pdf
- T∕CIECCPA 026-2023 钢铁生产企业碳排放管理平台技术规范.pdf
- 2025年氢能电池在叉车替代方案的经济性分析报告.docx
- 2.2《我愿意是急流》课件(共39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ppt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粤教版(2016)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神奇的DLP3D打印技术在口腔齿科的应用.docx VIP
- 输尿管结石教学查房.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俄罗斯文化艺术赏析(北京联合大学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2025年8月份党支部支委会会议记录.docx VIP
- 金蝶食品饮料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