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刍议基于网络的高中作文教学
刍议基于网络的高中作文教学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虽然摒弃了古人将写作“神化”的思想,但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看,写作能力依然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随着江苏高考模式的改变,高考作文分值的增加,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这一切都要求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方面教师为出题搜肠刮肚、为批改皓首枯灯、为讲评唇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写作文抓耳挠腮、读批语索然无味、听讲评昏昏欲睡。作文教学模式僵化、效率低下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反思。 笔者认为造成作文高耗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不畅,手段单一 传统作文教学最大的困难在于作文素材少,而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是,作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高中学生基本过着学校家庭一线的生活,行万里路固然不可能,读万卷书也非易事,毕竟他们学习紧张,负担繁重。社会接触面不广,知识储备少,生活经验欠缺,于是教师、教材成了他们信息的主要来源。教师相对于社会其他人群,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群,生活也很狭窄。这就直接造成学生写起文章来,信息缺乏,文思枯竭。加上传统作文教学手段单一,输出信息的媒体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而已,输出的信息有限,学生写起作文来往往“无米下锅”。有时教师也讲一些素材,学生也积累交流一些素材,结果全班都用,导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样的文章怎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学生无奈之下只好或胡编乱造、瞎写一气,或硬背范文、生搬硬套,这样怎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思想深刻的文章呢? 二、受众单一,批改笼统 写作是一种个性化劳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作文是最主观、最有个性、最具创造性的部分。而现在的作文缺乏相应的灵活多变的评价体系。信息的单向传播,“读者”这一环节薄弱,教师一人看、一人改、一人批。教师一直拥有阅读作文、批改作文的专利。学生作文,教师往往以一己之见批改,很难做到多角度地批改,一些与教师本人个性倾向不同的作文常常被埋没。一些有特色的作文甚至教师自己也把握不住其优劣,于是用统一的缺乏感情色彩的模糊的评语(中心突出、内容具体、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等)敷衍学生,学生的个性化成果无法获得科学的合理的公正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最省事也是最无效的,笼统的无的放矢的批改意见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模式僵化、主体缺失 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命题到选材到评价始终唱独角戏,教师俨然成了权威者、领导者、评判者。这种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的僵化模式,剥夺了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自由,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很难做到写他们想写的事情、选他们擅长的文体、抒他们想抒的感情。学生为作文而作文没有自由,更谈不上快乐。作文课令他们如临大敌,写作文令他们痛苦不堪,听讲评令他们昏昏欲睡。试想在教师一锤定音、学生主体缺失的状态下,学生又怎会爱上写作,又怎会写出灵动鲜活、感情真挚的文字? 四、反馈滞后、成果弱化 学生交上作文本,他希望尽快知道教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想立即听听教师同学的评点,然而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批改是最费时费力的,批改两个班100多人,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结果只能大而化之。教师无法做到立即评价反馈,延误了学生反思和完善作文的最佳时机。经过漫长的等待,除少数几位学生的文章被当作范文宣读,大多数学生等来的却是教师几句可有可无的极其相似的评语,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尽管传统做法可以组织参加竞赛、编辑小报、开展社团,但是过程繁琐。学生投稿,纸质媒体发表困难,即便录用,至少也要一个月左右,可谓望穿秋水,备受煎熬。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许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一场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在此背景下,XX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1条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叶圣陶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的运用贯穿于写作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与作文课程的整合,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优势日益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激发兴趣的各种手段中,信息技术虽是新生力量却有着传统媒介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和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
-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设计.doc
- 房地产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docx VIP
- 四方股份合作协议书(标准版).docx VIP
- ASME B16.9-2012_工厂制造的锻钢对焊管件(中文版).pdf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二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变压器油色谱、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实施方案.docx VIP
- 饲料厂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 交通标识汇总(全).doc VIP
- 2025届湖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