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发展中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docx
经济发展中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拥有成熟繁荣 的文化市场,谁就占有竞争优势。不断激活文化发展活力, 繁荣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就是提升文化竞争优势 的基石。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保护问题 日益凸显。本文以楚雄彝族为例,浅谈经济发展中民族文化 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经济;民族;文化;彝族;保护
一、楚雄市彝族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楚雄市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公元前4 — 5世纪,这
里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并有了较为发达的古代文化。在先秦、 两汉至魏晋时期,居住在西南及楚雄境内的氐后裔,被称为 叟、氐羌、青羌等。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分化与组合,到 唐初出现了 “乌蛮”、“白蛮”两个族群。“乌蛮”是以清 寒时期的叟为主体发展而成的,其后裔主要成为彝族。“罗 罗”是彝族的旧称,现在楚雄境内还有自称罗罗颇的彝族。
楚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汇之地,各种文化在此交 融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有许多南诏大 理文化和彝族古文化的痕迹。彝族有十三个支系,在楚雄市 辖区内主要有的主要是罗罗支系,语言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彝语支。
二、楚雄市彝族文化的现状
楚雄彝族的住房大致分为瓦房、茅草房、土掌房、闪片 房、垛木房和麻秆房,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农村住房多被 砖木结构的瓦楼房所取代。住房坐像多为坐北朝南,少数因 地势关系各异,但绝无向西的,因为太阳西落,意味着不吉 利。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因绚丽多姿的 表演形式、丰富广泛的表演内容、浓郁质朴的民族气息、激 情豪放的地方特色使人如痴如醉。楚雄市境内的彝族舞蹈主 要有:大三弦舞、葫芦笙舞、羊皮鼓舞、左脚舞等;歌乐主 要有:酒歌、祭祀歌、阿苏?、山歌、笛子调、小三弦调、 葫芦笙调等,其中内容最丰富,内涵最深厚的歌舞为大三弦 舞、羊皮鼓舞、阿苏?、酒歌、祭祀歌。彝族的器乐也很独 特,如树叶、小闷笛、月琴、大小三弦、芦笙、羊皮鼓、毕 鲁等都是彝族群众喜爱的乐器。
毕摩文化是世界民族宗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彝 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涉及和包容了彝族的哲学思想、社会 历史、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医药卫 生等丰富内容的完整的活态原始宗教文化。在彝族的生产和 生活中,天天有歌舞,月月有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一套完整 的仪式和美丽动人的传说。例如:‘火把节”的祭火神、祭 天神、祭羊神、耍火把趋害虫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马樱花节”的祭马缨花、爬刀山、梅葛说古、插花;“彝族十月年” 祭太阳神、庆丰收过大年。每当节日来临,彝族群众全村载 歌载舞、纵情欢乐。彝族的许多史诗、古歌,大多是由毕摩 祭祀口传心授以说唱的形式传承下来的,例如彝族英雄史诗
《铜鼓王》,民间史诗《梅葛》,以及《五兵歌》、《茶姆》、《阿 鲁举热》、《毕摩经》等都是彝族文学中的瑰宝。
古老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群众智慧的结晶。据推
测,此种历法渊源于远古伏羲,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 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大文明之前。彝族 十月太阳历以12属相回归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
(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
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
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 为366天。
楚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广场中间红、白、黑等多种
颜色的花岗岩墙壁上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
计算、换算方法,
计算、换算方法,
彝族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彝族古代文明
成果等,有的用文字记叙,有的用图画说明,人和动植物形 象栩栩如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随处可见,可谓是一 部浓缩的彝族历史。
三、楚雄市彝族文化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族与汉民族的经济文化的不断 融合,加上强势文化的不断冲击,使得彝族群众的思想意 识、传承观念、宗教信仰发生了变化,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一 些民族文化元素临近消亡,作为彝族外在标志的服饰和内在 标志的语言也被逐步同化。
传统的民族特色逐渐被淡化,讨亲嫁娶民俗简单化,火 塘文化功能丧失,以前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隆重而火热 的节日,如今也简化成了商品交易。群众对传统文化意识淡 薄,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没有形成自觉、自愿、主动传 承民族文化的共识。
旅游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矛盾。由于楚雄市努力 打造彝族文化旅游品牌城市,在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不断成熟 的同时,也使许多本来的民族特色文化逐渐丧失,转而发展 成为商品化的样式。比如许多彝族村落婚丧嫁娶等都有一套 本民族的原始的风俗和仪式,但由于受到旅游文化改造的影 响,加上许多年轻的彝族同胞意识方面欠缺,致使本来纯朴 的民风民俗也日益向着以发展旅游经济为目的的商品化方 向发展,即不再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