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总论.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潘孝珍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 第七章 财政收入总论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需要,根据一定的权力原则,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可供其支配的财力。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社会物质财富是财政收入的实质内容。 在商品货币经济获得充分发展以前,财政收入主要以劳役和实物的形态存在。 随着商品经济逐步发展,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出现以后,财政收入一般以货币形式取得。 现代社会,财政收入均表现为货币形式。 农业税主要是一种实物税。 中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前594年),到汉初形成制度。 2006年1月1日,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 税收收入 非税收收入 国有资产收益、政府基金、公共收费、罚没收入、彩票公益金和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 预算内财政收入 预算外财政收入 置于政府一般预算以外单独管理的财政收入(理论上不存在,但实际上仍然存在。) 列入政府一般预算的财政收入 (二) 按财政收入的管理要求分类 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88号)精神,从2011年1月1日起,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以下简称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审计署2014年6月25日发布38个中央部门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一个中央本级部门以及34个所属单位账外设立“小金库”近2亿元。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政府取得财政收入量的大小。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可以采用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类指标加以反映 。 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根据政府层级,包括: 全国财政总收入 中央本级财政收入 地方本级财政收入 1.绝对量指标——财政总收入 年度 收入规模 年度 收入规模 年度 收入规模 年度 收入规模 1978年 1132.3 1988年 2357.2 1998年 9876.0 2008年 61330.4 1979年 1146.4 1989年 2664.9 1999年 11444.1 2009年 68518.3 1980年 1159.9 1990年 2937.1 2000年 13395.2 2010年 83101.5 1981年 1175.8 1991年 3149.5 2001年 16386.0 2011年 103874.4 1982年 1212.3 1992年 3483.4 2002年 18903.6 2012年 117253.5 1983年 1367.0 1993年 4349.0 2003年 21715.3 2013年 129209.6 1984年 1642.9 1994年 5218.1 2004年 26396.5 2014年 140370.0 1985年 2004.8 1995年 6242.2 2005年 31649.3     1986年 2122.0 1996年 7408.0 2006年 38760.2     1987年 2199.4 1997年 8651.1 2007年 51321.8     1978-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规模(亿元) 1978-2014年中央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占比 财政集中率(K),反映政府对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社会财富的集中程度。 其中,FR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额 2.相对指标——财政集中率 FR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口径,如: 全国财政总收入 中央本级财政收入 地方本级财政收入 1978-2014年政府财政集中率 宏观税负:一国公民负担的总体税收水平。通常以一年内一国公民缴纳的税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宏观税负比财政集中率更常用。 2.财政集中率的变体——宏观税负 我国宏观税负三个不同层次的口径: 小口径宏观税负= 中口径宏观税负= 大口径宏观税负= 税收收入 GDP 公共财政收入 GDP 政府全部收入 GDP 1978-2014年小口径和中口径宏观税负 1985年小口径宏观税负剧增的原因 1984年10月1日起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税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盐税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 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的口径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但随着下列措施的出台,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的口径问题已经渐趋明朗: 2009年,开始编制并公布政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