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交集话《奔流》.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感交集话《奔流》

百感交集话《奔流》   没有一丁点儿套近乎的意思,我和《奔流》杂志的渊源到现在,掐指算来,已有整整三十五年了。三十五年来,一提起《奔流》杂志,我心头就百感交集,惆??莫名。   话还要从上世纪1982年说起,当时,我上小学四年级,父亲在村小学当民办教师,乡那时还叫人民公社。一天,父亲去公社开会,公社邮递员让带回了一提包报纸和一沓村里人的信件。趁父亲吃饭,我好奇打开提包,发现了报纸里夹着的一本《奔流》杂志。三翻两看,竟被杂志的内容吸引住了。我偷偷装进书包,带到学校,上课也顾不得听讲,把《奔流》杂志悄悄垫在课本下面,贪婪地一头扎进去,全然忘却了讲台上的老师、身边的同学。等到不得不上趟厕所,回到教室座位上时,才大惊失色――《奔流》在桌兜里不见了。   更可怕是父亲发现捎回的《奔流》杂志不见了,且杂志的征订者――村里那个叫大鹏的人,就一直在父亲办公室坐等杂志呢。父亲叫过我,询问我拿没拿杂志。我刚开始不敢承认,父亲见我言语支吾,神情慌张,伸手扯过一根拇指粗细的竹教鞭,“啪啪”两下抽打在我屁股上,刀刮钻剜一般疼痛,我“哇哇”大哭起来,边哭边坦白招供:“拿了,丢了――”   那个叫大鹏的人见父亲这样打我,就站起来,只是讪讪地说,何老师,你再找找,再找找,却也始终没拦一下,拉一把,没说一句丢了就此罢了的话。   晚上回到家,母亲摸着我红肿的屁股蛋,心疼得只掉眼泪,直骂父亲心狠下手重:一本破杂志,这样打孩子,值得吗?   父亲说,在你眼里是一本破书,在人家大鹏眼里可是本圣书哩!原来,这个大鹏是村里的怪人,高中毕业落榜后,就一直窝在家里埋头搞文学创作,作品压根谁也没见着,人居然也就硬挺着,不下地不干活不相亲不找媳妇,听说他曾给柳青写过信,还到北京见过浩然。   大鹏随后又几次上门追讨杂志下落,不得已,父亲到公社寻了两本刚发行的《妇女生活》杂志给他,才算了罢。   屁股上的伤疼好了,母亲嘱咐“千万别看闲书”的话也给忘了,《奔流》带给我的阅读快感,营造出的那种迷人新奇文学境地,让年幼的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文学,只是没有村里大鹏那般痴迷而已。在严重偏科的情况下,1986年我考上了漯河师范学校。让我狂喜的是,学校图书室居然订有《奔流》杂志,我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痛痛快快地阅读了!   师范学习第二年,我参加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一个征文活动,得了8元钱的稿费。兴奋之余,我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订一份《奔流》杂志。学校图书馆只准看,不准外带。家里穷,钱少,我就订了半年。等到1989年师范毕业分配到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时,我带去的是几件换洗的衣服和那几本反复学习阅读的《奔流》杂志。在清苦闭塞的三年教学生涯中,薄薄的几本《奔流》依然维系着我纤纤的文学之梦,照亮着我幽微的文学之路。遗憾的是,在我即将调动离校的前夕,我的住室被盗了,装有衣物和珍贵杂志的皮箱被人偷去了。衣物倒不值钱,也不可惜,只是那伴我几年的情同伴侣意似手足的《奔流》合订本,就此永别了,惜哉,痛哉!我心不甘,几次三番找到乡派出所要求破案,派出所人给惹烦了,梗梗扔出几句话:这派出所是给你一人开的?你丢的是块金砖?还是个人命案子?唉,我知道,在他们眼里,我已俨然成了俺村的大鹏了。   此后,我先调到了某新闻单位当记者,后又调到某机关做职员任小吏,前后一晃就近三十年光阴,为生计,为前程,奔波劳碌,人已是尘满面,鬓如霜。自然,心中的缪斯女神――文学,也被迫让位于严峻的现实――吃饭,生存;更让人扼腕叹惜的是,《奔流》杂志也于80年代末宣布与《莽原》合刊,一转眼,就是这么多年过去!   时光飞逝到了XX年10月,在这个金秋硕果的季节里,《奔流》杂志复刊了,这消息让新老怀揣文学梦想的朝圣者奔走相告,激动难忍。此刻,我在越来越清晰透视自己职业前途边际的同时,文学的梦想恰逢其时地重新燃烧起来。我迫不及待写了篇小小说发送过去,一个月不到,奔流编辑部回复了。原文如下:老师您好!您的小说作品与本刊的用稿要求不太相符,现将稿件退还,如有新作,还望继续来函。祝好!――奔流编辑部   寥寥数语,却很暖人心。稿子没用上,我也很清楚,是自己写作水平不行,实力不够。奔流在复刊辞中开宗明义,致力培育和推出文学新人,并在XX年推出举办奔流作家研修班。我下决心参加改稿班,在写作上尽快上个台阶,有一个突破。无奈出现一系列的变故,抱憾未能成行。   有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XX年9月份,鲁迅文学院在河南开办研修班,我抱着“爬也要爬到郑州”的念头,参加了研修班课程的旁听,坚定了自己从头写、写内心、写时代、写人性的写作理念。尤其让我高兴的是,在河南省文学院幽静典雅的小院里,我第一次走进了一楼的奔流杂志编辑部。偌大的办公室里,看着眼前一排排电脑桌摆放在一个个简易的方格子里,简朴而整洁,我又一次被震撼了:那一本本装帧大气,印刷精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奔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