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与油页岩混烧的热重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秸秆与油页岩混烧的热重试验

第 30 卷 第 14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0 No.14 244 2014 年 7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ul. 2014 玉米秸秆与油页岩混烧的热重试验 田 红,廖正祝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茂名 525000 ) 摘 要:为了充分燃烧利用农业生物质与油页岩,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技术对玉米秸秆与油页岩混合燃料进行了热重试验,对其各燃烧特性与燃烧机理进行了分 析并计算了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混烧试样的微分热重(DTG ,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ic)曲线出现 4 个峰值,主要分别是半纤维素热解、纤维素热解、木质素和油页岩热解,以及油页岩焦炭燃烧和油页岩无机盐热 解。在 DTG 曲线第 1 至第 3 峰之间出现 DSC 曲线放热峰,在DTG 曲线第3 峰至第 4 峰之间出现 DSC 曲线吸热 峰,需要强化混合燃料的前期燃烧;玉米秸秆与油页岩的质量比例为 4 ∶1 时的混合燃料 S2,其混烧的可燃特性、 着火特性及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均最大,燃尽时间最短,燃尽特性指数较大;在前 3 个温度区段,混合试样的活化 能及频率因子均随温度区段的升高而降低,体现了活化能与频率因子变化的一致性;低温阶段与高温阶段反应级 数分别约为 1.5 及 0.7 。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和油页岩的混烧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页岩;燃烧;动力学;玉米秸秆;热重试验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4.14.031 中图分类号:TK16 ;TK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4)-14-0244-07 田 红,廖正祝. 玉米秸秆与油页岩混烧的热重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4):244-250. Tian Hong, Liao Zhengzhu. Co-combustion thermogravimetry experiment of corn stalks and oil shal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30(14): 244 -25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烧利用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迫切。文献[14]研 0 引 言 究指出,油页岩干馏残渣加入玉米秸秆后,其混合 生物质是世界的重要能源,来源广泛且可再生, 物的着火温度与燃尽温度提前,且综合燃烧特性得 其燃烧污染物排放几乎为0,生物质能是未来世界能 到了改善。 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 。由于生物质燃料具有高挥发 综上所述,生物质与油页岩储量均非常大,且 分、高碱金属、低硫分以及低能量密度,因此,其 各自难以单独大规模的燃烧利用,如果能将生物质 单独燃烧时具有着火温度低、硫化污染物少,生物 与油页岩两种燃料进行混合燃烧利用,必将能克服 质中的钾、钠等碱金属是造成受热面高温腐蚀的主 各自不利的方面而且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燃烧优势。 要原因[2-3],但生物质与其他燃料如煤等混烧则可以 但鲜有生物质与油页岩的混合燃烧特性研究,故本 避免这样的问题[4-5],且已有生物质与煤在电厂中实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