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关节炎发病因素 衰老… 创伤… 肥胖… 关节炎症… 过度使用…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风寒湿痹证: 关节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迁延日久可致肢体拘急,或关节肿大;舌苔黄腻,脉浮。 (二)风湿热痹证: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不能屈伸,得冷则舒;舌苔黄厚,脉滑数。 (三)瘀血闭阻证: 曾有外伤史,或痹痛日久,关节刺痛,或疼痛较剧,入夜尤甚,痛有定处,或伴肢体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可见瘀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 (四)肝肾亏虚证: 关节疼痛、肿胀,时轻时重,屈伸不利,或伴关节弹响,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屈伸运动时疼痛加剧;或伴关节变形,筋肉萎缩,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白腻。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持续时间、躯体感觉及运动情况等,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保持患肢功能位。 3.做生活能力及安全评估。 4.遵医嘱中药湿敷。 5.遵医嘱中药熏药 6.遵医嘱艾灸治疗 关节疼痛 关节肿胀 关节活动不利 1.评估肿胀的程度、持续时间、运动情况等。 2.寒、湿痹的患者可局部热敷,注意避免烫伤。 3.遵医嘱中药湿敷。 4.遵医嘱中药涂擦 1.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持续时间等,必要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它意外发生。 2.遵医嘱中药熏药。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嘱艾灸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内服中药:正骨3号片、骨疏宁等。 注射给药:(遵医嘱)。 外用中药: 特色技术 采用我院配制的中药方剂对患肢进行局部外敷、熏洗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包括:中药湿敷,中药熏药,中药涂擦,中药熏洗。) 四、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 2、饮食指导 3、情志调理 4、康复指导 生活起居 一、关节部位保暖,防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 二、日常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久行、久立。 饮食指导:风寒湿痹证 宜进温经散寒饮食, 如薏苡仁、韭菜、羊肉、干姜等, 忌雪条、竹笋等寒凉、生冷之食。 饮食指导:风湿热痹证 食疗原则以清热、化湿、活血为主,如秦九桑枝煲老鸭或老鸡等。常用凉性去湿兼活血的食品有莲藕、冬瓜、菠菜、丝瓜、胡萝卜、绿豆、兔肉、乌鸡海带、泥鳅、甲鱼等。忌辛辣、燥热食品。 饮食指导:瘀血闭阻证 宜进活血祛瘀饮食,如萝卜、山楂、芹菜、韭菜、山药等,忌寒凉冷冻食物。 饮食指导:肝肾亏虚证 宜进补益肝肾、强健筋骨的食品,如黑豆、黑芝麻、羊肉、韭菜等。 四、健康指导 情志调理: 1、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 2、及时评估患者心理及社会状况,消除不良情绪,戒烟酒等不良嗜好,按时作息。 康复指导: 1、卧床期间或活动困难者,指导行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以提高肌肉强度和耐力,待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或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等,防跌倒。 2、急性期关节肿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不要急于活动,避免增加关节负荷。 3、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寒凉刺激。 健康指导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 1.遵医嘱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 及膝、踝关节主动活动。 2.遵医嘱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逐步过渡到单拐逐渐负重。 3.功能锻炼以患者自感稍微疲劳、休息后能缓解、不引起疼痛为原则,并应循序渐进。 股骨干骨折 一、常见证候要点 伤后2周以内。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淤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血瘀气滞证 瘀血凝滞证 肝肾亏虚证 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瘀血未尽,筋骨未连。骨折未愈,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疼痛已消,功能尚在恢复之中,肌肉酸软,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疼 痛 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原因、伴随症状,是否有被动牵拉痛,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 遵医嘱中药湿敷。 3. 遵医嘱中药外敷。 肿 胀 1.评估肿胀的程度、范围、伴随症状,有无张力性水泡并做好记录。 2.创伤初期密切观察有无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可能: (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全身情况。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微细、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出现患肢肿胀进行性加重、皮肤张力增高,水泡、肌肉发硬等,应立即报告医师。 3. 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观察肢体血运及颜色。 4. 遵医嘱中药湿敷。 5. 遵医嘱中医涂擦 功能活动障碍 1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