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制气的经济竞争性分析
《煤制气的经济竞争性分析》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2014年10月14日
煤制气,作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水耗”的煤炭转化利用产品,在2011年以前一
直是被限制和遏制的对象;但是在短短三年间,国家的政策就从起初的限制转向到推动
示范项目。2014年能源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煤制气的产业化,而且提出了2020年达
到500亿方的目标。但是从技术的成熟度、经济的不确定性、环境和气候变化外部成本
三个方面来看,为实现这个产量目标,煤制气产业化发展仍存在很多障碍。我们认为现
阶段应加强煤制气技术示范,多角度检验技术能否成熟;在示范项目实践证明新的技术
突破以前,煤制气的竞争性很弱,应该不作为产业规模化发展。
从核准的四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来看,两个国企大唐投资的(辽宁阜
新和内蒙古克旗)和两个由民企投资的(内蒙古汇能和新疆庆华)项目建设延迟达产达
到了一年以上,投资超额在10-30%,环保投资高达15%。而根据相关计算,五类常用的
煤制气工艺流程在能耗、水耗、能源转化效率等指标上均无法满足“十二五”煤炭深加工
项目的先进值,无法保障比较好的经济性,说明这些技术都是不成熟的,将导致经济竞
争的不确定性。
市场普遍认为,目前的气价下,煤制气具有0.7元~0.8元/立方米的价格优势,在一
些煤炭成本低的地区仍然具有经济可行性。如果具有这一价格优势,煤制气可以作为天
然气供应的补充。但是综合考虑技术不成熟带来的延迟投产、运行负荷低、环保、污水
处理,以及提价后的水资源使用费,煤制气的成本将达到每立方米2.4-2.6元,将与进口
气价基本持平,竞争力将更弱。另外也要考虑竞争性能源品种。由于天然气价格改革刺
激国内生产,也会导致加大国内天然气的供应。国际市场上,天然气卖方市场向买方市
场变化,提高中国的话语权,都会使天然气的平稳下降,而影响到煤制气的竞争性。
煤炭在开采、运输、转换、利用过程中,会带来水资源、土地塌陷、生态和二氧化
碳排放等各方面的问题。根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水利部水科院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
案与政策研究》项目中的测算,煤炭全生命周期周期中带来的水质、水量和生态用水的
外部成本货币化以后将达到70-130元/ 吨煤,二氧化碳的外部成本采用碳交易价格为60
元/ 吨。将煤制气的二氧化碳和环境外部成本(仅计算水量损失、水质污染和废水处理)
以较低的数据带入测算中,煤制气 (经济成本计算为1.6元每立方米)的总成本(经济+
外部)基本上已经与进口管道成本持平。如果再考虑到长距离运输到南方城市,基本它
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经济成本与外部成本总值,将与进口液化气持平。而由于煤制气的
经济成本不确定性很大,在没有经济竞争性优势的情况下,煤制气产业所面对的外部成
本压力,将更加无法承担。
综合来看,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至少40年)来看待煤制气的发展。现在煤制气
更多处在技术示范期,技术不成熟度还要进一步检验。到2035年天然气市场成熟之前,
由需求驱动整个市场,可能煤制气会有一段比较好的发展利好期。但由于我国已经被迫
进入了控煤期,煤炭的外部成本逐渐被重视,很可能会通过市场的手段实现内部化;而
且国家已经有了对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的一些考量,比如现在对常规污染物,已经出现
了严格的准入门槛和指标,这部分的环境成本可能就会转换为投资。所以我们提出建议:
现阶段加强煤制气技术示范,多角度检验技术能否成熟;在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前,煤制
气的竞争性很弱,应该不作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另外,煤制气的经济性和风险应该由企
业承担,而不该由社会大众为这些不成熟的项目来埋单,所以需要国家对国企投资煤制
气的信贷实施更严格的管理。最后,煤制气的政策之所以在2011年放开,主要就是为了
实现环保的目标改善雾霾现象。现在在制定煤制气的发展目标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秉
承环境和气候变化为初衷的目标,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和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