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宜昌城区魏家湾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PDF

宜昌城区魏家湾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昌城区魏家湾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第47卷 第17期 人 民 长 江 Vol.47,No.17 2016年 9月    Yangtze River    Sep., 2016   文章编号:1001-4179(2016)17-0048-05 宜昌城区魏家湾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1,2 1,2 1,2 1,2 1,2 常 德 龙 ,王孔 伟 ,李春 波 ,胡 安 龙 ,魏 东 (1.三峡大学 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 宜昌443002; 2.三峡大学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宜昌443002) 摘要:在城市建设中,开挖和填方是两种最主要的人类工程活动,同时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形成的主 要外在因素,加剧了城市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在对宜昌市?亭区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以魏家湾滑坡为 典型实例,重点探讨了人类工程活动与城市地质灾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出人工填土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对滑坡进行了破坏机理分析和后期稳定性以及泥石流危险评价。结果表明:魏家湾滑坡今后发生 整体破坏的可能性较小,前缘发生再次破坏的可能性也较小,后缘发生局部破坏的可能性较大;泥石流危险度 计算值为 0.434,属于中度危险,在后期演化过程中有较大可能发生坡面泥石流。 关 键 词:人类工程活动;城区地质灾害;破坏机理;稳定性评价;危险度评价 中图法分类号:P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6.17.010 [6]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进行和人类工程活 枝江凹陷斜坡构造部位,俗称宜昌斜坡 (图1)。 动的加剧,城区也渐渐成为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前人 研究成果资料显示[1-3],发生在城区的地质灾害大部 分与人类工程活动相关,该类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 破坏机理与自然状态下的地质灾害失稳破坏存在较大 差异。 虽然学者们对众多滑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5], 但针对由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城区地质灾害研究较 少。本文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针对宜昌市?亭 区典型人工填土相关的城区滑坡灾害进行研究,以深 入掌握城区滑坡成因、特征以及破坏机理,进行稳定性 和危险性评价,为其他城区相似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 参考。 1 宜昌城区地质背景 1.大地构造分区界线; 2.江汉盆地边界; 3.盆地凹陷区; 4.盆 地凸起区 宜昌城区位于江汉盆地与鄂西山区的交界部位, 图1 宜昌城区以及外围地区构造纲要图 江汉盆地是一个白垩 -第三纪裂陷型沉积盆地,面积 宜昌斜坡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白垩系和老第三 2 系,其中白垩系与前白垩系之间为超覆角度不整合接 3.6万 km。在构造单元上,该盆地位于扬子准地台 上,被秦岭褶皱系和江南台隆带所夹持。在江汉盆地 触,呈北东走向、倾向南东的单斜层,成带状展布;老第 [7] 的内部,包括 12个次级凹陷,其中宜昌主城区就位于 三系与白垩系也为超覆角度不整合接触 ,主要分布 收稿日期:2016-04-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1029) 作者简介:常德龙,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机理分析。E-mail:cdl1227@126.com 通讯作者:王孔伟,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成因机理研究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