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元济致陈鸿周书札六通撰写年月考订-张元济图书馆
PAGE
PAGE 1
张元济致陈鸿周书札七通撰写年月考订
张人凤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日记研究专家陈左高教授以《张元济佚札六通》为题,在《上海文博》2007年第三期载文,公布了他所藏张元济先生写给他父亲陈鸿周先生的书札六通。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徐建恒先生得到这份刊物后就拿给我,问我见过没有。我一见,手迹原件完好清晰,如获至宝。为了考订这批信件的书写年月,我找到了杂志编辑部。承编辑部徐汝聪女士的帮助,与陈教授取得了联系。陈教授年事已高,不久前罹患中风,行走不便,且精力也大不如前。但他收到我的信后,马上给我来了电话,说我在信中向他请教的几个问题,要待某个双休日子女来,把资料找出方能解答。显然,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自己取资料了。不想,仅过了一个双休日后的星期一早晨,陈教授就给我来电话,约我当天上午到他家去。并说他只有九点钟以后的一个多钟头里有精神接待客人。我应约登门,陈教授在客厅端坐,问候之后,他便告诉我他的父亲陈鸿周先生(1867-1948)浙江平湖人,字渭渔,清末民初官员,曾任福州候补知县、学务公所主任科员,主管教科书事。张、陈二老一生中通信不少,原存有40多封,大多在“文革”中被毁,这六封是虎口余生者。为了便于阅看、抄录资料,陈教授执意移坐至餐桌边,我搀扶着他走到餐厅坐下。在陈教授的帮助下,这六封按当时习惯不署书写年份,甚至月、日的信件的书写时间都可以确定下来。
第一信
渭渔仁兄大人阁下:闽沪相违,时深驰系。春来正拟肃候,乃辱先施,感荷之至。敬维升华日茂,履茀时绥,耳熟循声,心仪藻颂。弟养疴藏拙,建树毫无,但一息尚存,未敢自废耳。因与同志诸君编辑教科图籍,冀于学界稍助壤流,未卜教育前途,能否裨补万一。闽垣设有分馆,各种书籍完备,售价从廉,以便闽中学堂就近采购一切。惟祈鼎力提倡,逾格关垂。风便尚乞惠以教言,俾资循率,不胜感祷之至。专此复颂春祺,诸惟察照不宣。
愚弟张元济顿首
廿三
1906年6月张元济以养疴为由,辞清政府学部职,返回上海商务印书馆继续从事教科书编纂工作。商务印书馆1906年在福州开设分馆(据《商务印书馆110年》),陈鸿周此时正在福建主持学务。是信意在推介商务出版物,特别是中小学教科书。此信应书于张元济返沪之后,应在1906年7月,意在推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
第二信
渭渔仁兄大人阁下:前展惠书,有稽裁复,瞻言雅望,思与歉俱。比维文祉绥和,潭祺安吉,至颂为慰。弟于去春有环球之行,自欧而美,稍就各国教科实地观察,其余政治、风俗,则耳剽目击,感触弥多。途次亦尝略有记述,而归时适已岁晚,俗尘坌集,摆布未遑,迄未得闲诠次,碌碌可想,殆未足为从者告也。羽鳞有便,尚祈频惠德音,为荷。专此。敬请台安,惟希爱照不具。
愚弟张元济顿首
原信不署书写年、月、日。据信中“弟于去春有环球之行”语,即1910年3月17日至1911年1月18日赴欧美考察教育、出版、印刷事。此信当书于返沪之后的1911年春。
第三信
渭渔仁兄大人阁下:久未晤谈,伏维起居安吉为颂。儿子树年完娶,辱承厚贶,碌碌尚未诣谢,顷奉手教,藉悉尊状,代为扼腕。属致吴絅兄函,极应遵办,惟此展转请托之事,措词既难,且亦难生效力。如絅兄现为省长,自可陈书,否则吾兄与絅兄有年世谊,因久未往来,托弟致辞温说,于事亦顺。今俱不然,甚有为难,未能应命,尚祈鉴谅。好在孙慕翁已有一书,当不至无效也。手复。顺颂台安。
弟张元济顿首
十一月廿二日
此信中“儿子树年完娶”语,即1926年11月10日张元济子张树年结婚。此信书写年份可以确定。
第四信
渭渔仁兄阁下:前日辱荷枉临,以脚力软弱,不克下楼,致失迎迓,悚歉无似。垂询贱辰,当命仆人代陈。届期一无所事,不敢惊动。蒙赉珍品,并属璧还,未荷收回,启视乃系印章,已镌贱名,祗得拜领。惟受此嘉贶,殊觉不安耳。肃此布谢,祗颂台安。
世兄均此道谢。
弟张元济顿首
十月十八日
此信中“贱辰”二字,当指张元济七十寿辰,系1936年事(按传统习惯,以“虚岁”计算)。书写年份即可确定。“世兄”当指陈渭渔长子陈巨来,有名的篆刻家。
第五信
渭渔仁兄阁下:前日得赴告,惊悉吾兄有西河之痛,曷胜怆感,惟念芝兰玉树,森立阶前,稍有折损,依然枝叶繁茂。务望达观,强自排遣,无任企祷。专此奉唁,敬候起居。
弟张元济顿首
十月三十一日
信中“西河之痛”即丧子之痛。陈鸿周三子旸若因罹患肝癌,逝于1940年10月1日。张元济接获讣告后,立即致信慰问。书写年份即可确定。
第六信
渭渔仁兄阁下:久未晤教,伏想兴居纳福为颂。昨世兄过访,弟适患感冒,未克下楼,致失迎迓,歉仄无似。交到蔡君尚思《中国思想历史研究法提要》一册。弟于此种学术全系门外汉,恐无以答蔡君之下问,致贻羊公之羞。弟今年时患感冒,且俟大痊,再约期与蔡君相见何如?手布。祗颂台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