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本科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传感技术.DOC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传感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传感技术

PAGE PAGE \* MERGEFORMAT 6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传感技术 学分:2.5 周学时 2.0-1.0 面向对象: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大学物理,微积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方法以及应用技术,重点阐述了各类传感器(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光电式传感器等)的转换原理、组成结构、特性分析、检测电路及其典型应用,并对其他现代新型传感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or, the calibration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ensor technology.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various types of sensors (resistance, inductive, capacitive, piezoelectric, photoelectric, etc.), including their conversion principl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inspection circuit and their typical applications, at the end other modern new sensor technology are briefly introduced.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电子信息、精密仪器、测量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等多领域的,可从事生产制造过程中各参量的检测(信息采集、变换、分析、处理)、显示、控制及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非电量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学生借助于校内实验平台和科研平台,具有检测系统前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可测量结果 1) 能建立传感器及测控系统的系统认识,了解传感器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2)能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及其性能指标的含义,掌握传感器标定和校准方法及测量技术中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3)掌握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和光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主要特性、测量电路及主要应用。 4)通过对各类传感器的学习,能够对传感技术中的共性技术如差动技术、阻抗匹配技术和平均技术等有深刻理解。 5)形成一般传感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工作能力。 6)具有在讨论和团队实验作业中的批评与合作能力。 注:以上结果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课程作业以及笔试等环节测量。 三、课程要求 (一)授课方式与要求 该课程理论部分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实验部分采用教师辅导、学生动手实做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讲授的组织形式包括PPT、FLASH课件与板书结合,以及启发式、研讨式等活动的开展。作业采用学生独立及分小组讨论完成两种方式。 考试评分与建议 期末闭卷考试开始占70%,实验课占15%,课程作业(小组讨论、文档作业、调查报告)及考勤占15%。 四、教学安排 (1)绪论 (一)本章知识要点: 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共性基础知识;传感器的基本组成框图;传感器的两个基本功能。 传感器的分类(特别要注意掌握按传感器的输入量、输出量、工作原理的分类方法)。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本章重点: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传感器的分类。 (三)本章难点: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的共性基础知识。 (四)能力拓展:生活中的传感器。 (2)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一)本章知识要点: 传感器基本特性的含义;传感器所测量物理量的两种基本形式;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定义;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及其各自的含义;产生迟滞和重复性问题的原因。传感器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叠加性和频率保持特性。一阶传感器、二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分析。 传感器标定和校准的含义;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二)本章重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三)本章难点:传感器动态特性中的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分析。 (四)能力拓展: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3) 电阻式传感器 (一)本章知识要点: 概念:应变、弹性应变、弹性元件、应变式传感器、灵敏度系数。 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常用电阻应变片的种类。 产生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其补偿方法(特别是电桥补偿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