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42 丛书.pdf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042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四、西汉中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变革 (一)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改革 经过西汉前期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即位之时国民经济已相 当繁荣。但在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不利于统一帝国的经济因素也日益增长。 如地方豪强、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匈奴等周边民 族政权对汉境的骚扰、掠夺不断升级;统一帝国面临着重新瓦解、分裂的危 险。可见西汉前期的无为经济政策虽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利中央 集权统一国家的巩固。早在文、景时期,一些有远见的经济思想家曾指出当 时已经潜伏着瓦解统一帝国的种种危险,要求制定新的经济对策以加强中央 集权的统治。于是,这些经济思想家拉开了西汉统治集团进行经济改革的序 幕。 1.从无为经济到有为经济的转变 贾谊 (公元前200年—前168年)和晁错 (?—前154年)都是文、景 时期著名的经济思想家。贾谊出生于洛阳,曾是儒家荀子学派传人吴曾的弟 子,在汉文帝时担任过博士、中大夫、诸侯王太傅。晁错为颖川人,曾先后 学习 “申商刑名”和今文《尚书》,汉文帝时任博士、太子家令、中大夫, 景帝即位后拜错为内史、御史大夫。他俩透过 “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洞 察出无为政策掩护下日益滋长起来的不稳定因素,正在危及统一帝国的安 全。为了及时克服自由泛滥的不良影响,使封建经济朝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方向发展,贾谊和晁错针对社会现实,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 他们的经济思想代表西汉王朝的经济政策从无为到有为的变革。 (1)防备匈奴的经济策略 西汉文、景时期,匈奴不断侵扰边境构成统一帝国严重的外部威胁。汉 初国力不足,对其采取屈辱性的和亲政策,并 “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但 匈奴并未因此而停止对西北边境的侵扰,甚至当时有些诸侯王还和匈奴贵族 勾结,企图颠覆西汉政权。因此,如何解除外族对统一帝国的威胁,形成汉 王朝必须变革图强的外在压力。随着文帝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统治 阶级要求制服匈奴的愿望更加强烈。贾谊提议通过国家垄断铸币来控制、聚 集社会财富,诱使匈奴人民归附朝廷,以瓦解敌方势力。贾谊还吁请文帝改 变对匈奴的无为放任政策,积极采用经济手段积蓄实力,分化匈奴阵营,达 到最后战而胜之的目的。同时,晁错也上书 《兵体三章》,陈述了制服匈奴 的基本方针。接着,他又向文帝提出《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 提出逐步制服匈奴的具体措施,把移民 “守边备塞”和开垦边地“劝农力本” 两件大事连同一起解决。 “守边备塞”是摆在当时统治集团面前的一大难题。早在秦王朝时就采 取了征发远方戍卒备边和移民实边两种办法。但秦统治者只是依仗行政暴力 强制推行,终于激起民变。晁错认真地总结了秦王朝速亡的经验教训,并从 申商刑名之术中得到启示,提出了通过物质利益诱导移民戍边屯垦的新方 案。他建议组织移民首先必须在边境选择好地点, “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 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 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且置家具田器。 接着依次招募 “壮有材力”的罪人,免徒复作奴婢以及自由民前往,“皆赐 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总之,晁错的徙民实边政 策既考虑到封建国家的长远利益 (如开垦边疆、省屯戍费等),又从当时的 实际情况出发,顾及徙民的 “人情”和物质利益,有其实用价值。因此,文 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 “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 寡,甚大惠也”。① 当然,晁错移民实边政策的经济意义并不仅仅如此,它还反映了统治阶 级企图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社会生产,平衡发展各地经济的战略意图。根 据《史记·货殖列传》等篇的记载:西汉前期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是关中、 蜀汉、三河、齐鲁等地,这是一处东西走向的狭长地带。除比邻关中的蜀汉 地区外,大体是沿着黄河及其主要支流而形成的农耕区。由于这一地带具有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长期经营,出现了 “土地小狭, 民人众”的现象。何况 “逮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呢? 所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将使这一地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