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高分子物理(硕士)
课程编号:0703052X02
学 分:4
总学时数:80
开课学期:第1-2学期
考核方式:笔试
课程说明:(课程性质、地位及要求的描述)。
高分子物理是从高分子的物理现象入手来研究高分子及其材料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高分子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本学科简短而蓬勃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基本内容:高分子单链的结构和性质、高分子溶液的结构和性质,高分子凝聚态的结构和性质,高分子的分子运动学,高分子的力学性能,有关领域的研究方法、手段及进展等。基本要求:按本大纲的具体要求,理解高分子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到长链分子和小分子所共同具有的一些特征和最关键的差别点,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来分析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和加工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高分子的分子结构 (6学时)
一 构造
二 构型
三 构象
内容与要求:掌握高分子单体、单体单元和键接结构,熟悉高分子的构造、构型和构象等基本概念; 了解一、二和三维大分子, 支化和交联高分子, 各种异构体, 微构象和宏构象。
第二章 晶态高聚物结构 (6学时)
一 高分子结晶特点
二 高分子结晶过程及晶态结构模型
三 高聚物结晶结构的研究
四 晶态高分子链的基本堆砌
内容与要求:掌握高分子结晶过程及晶态结构模型, 了解高分子结晶特点、高聚物结晶结构的层次及高分子构筑类型; 了解晶态高分子链的基本堆砌及某些典型聚合物的晶体结构。
第三章 聚合物的形态结构 (4学时)
一 结晶聚合物的形态结构
二 非晶态高聚物的结构
内容与要求:了解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聚集态结构的关系; 了解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特点、形成条件及其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结晶聚合物的几种形态及非晶态高聚物的玻璃态、高弹态及熔融态等。
第四章 分子结晶过程--聚合物加工成型过程结晶动力学(4学时)
一 高分子结晶过程的一般描述
二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
三 聚合物/聚合物共混体系结晶动力学
四 测量技术
五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内容与要求:了解聚合物结晶动力学及其研究方法; 了解聚合物结晶活化能、成核生长方式、成核分类及聚合物结晶能力参数等。
第五章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及研究方法(8学时)
一 高分子的大小及表征参数
二 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三 高分子链的尺寸及研究方法
四 高分子链的形状及散射函数表征方法
五 表征高分子链柔性的参数及实验测定
内容与要求: 掌握高分子的大小, 聚合度, 统计平均分子量等基本概念, 熟悉平均分子量的各种测定方法; 了解高分子链的形状及散射函数表征方法。
第六章 聚合物附生结晶(6学时)
一 引言
二 聚合物附生结晶的基本研究手段
三 取向聚合物基底的制备和附生聚合物的沉积方法
四 聚合物在无机化合物基底上的附生结晶
五 聚合物在有机化合物基底上的附生结晶
六 聚合物在聚合物基底上的附生结晶
七 聚合物附生结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内容与要求: 了解聚合物附生结晶的概念及基本研究手段,了解聚合物附生结晶的制备/沉积方法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第七章 热塑性聚合物的反应挤出(4学时)
一 反应挤出设备
二 反应类型
内容与要求: 了解聚合物的反应挤出概念, 反应挤出设备类型,工作原理,应用及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了解本体聚合, 降解反应, 交联反应, 接枝反应, 反应共混在反应挤出中的应用。
第八章 高聚物的增韧改性(6学时)
一 一般概念
二 聚苯乙烯的釜中增韧
三 塑料增韧的几个模型
四 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改性和增韧机理
五 有限元分析
六 影响增韧塑料形变的因素
内容与要求:了解高分子材料剪切屈服理论及银纹化概念, 掌握聚苯乙烯增韧的方法及理论; 了解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改性和增韧机理; 熟悉影响增韧塑料形变的因素。
第九章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界面与增容(6学时)
一 前言
二 微相分离型增容剂结构参数及浓度对其界面行为和胶束行为的影响
三 增容剂对共混物界面状况与结晶性能的影响
四 均相型增容剂的增容作用
五 共混物相形态与增容作用
内容与要求:了解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基本问题和增容作用的物理本质, 了解增容剂结构参数及浓度对其界面行为和胶束行为的影响; 增容剂对共混物界面层, 不相容高聚物界面, 含结晶性聚合物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及均相型增容剂的增容作用。
第十章 有机高分子 / 无机物纳米杂化材料 (6学时)
一 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生物物质的特点
二 无机物纳米微粒的结构特性
三 制备手段
四 无机、有机物纳米杂化的基本原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