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上海中医药杂志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诸病源候论-上海中医药杂志社

文献长廊 《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中常用的 呼吸导引形式 沈晓东 许 峰 李小青 摘  要:总结《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中的常用呼吸导引形式,包括闭气不息、咽气纳气、五息止、六字气诀等, 探究其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为当今开展气功临床与辨证施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呼吸形式;临床应用 DOI:10.16307/j.1673-6281.2015.03.014 《诸病源候论》(文中简称为《病源》)是 或缺的[4]2。其中,常见的呼吸导引形式包括闭气 隋代名医、太医博士巢元方为首集体编著的,成 不息、咽气纳气、五息止、六字气诀吐气等。 书于隋朝大业六年(610)。《病源》是继《内经》《难 经》《伤寒论》等之后的又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 一、闭气不息 是论述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病候分类的专书, 创造性地总结了隋以前的宝贵医学经验,但书中 不息,又称闭气、长息;“不息,不使息出; 基本未涉及方药和其他治疗,而是对导引养生法 极闷已,三嘘而长细引”[1]371。闭气不息,是一种 · 作了详细的辑录运用,系统地总结了隋以前导引 十分常用的呼吸导引法(吐纳法)。《抱朴子 别旨》 术临床运用的经验。《病源》全书共载导引法287条, 中云“导引不在于立名象物……但觉身有不理则 除去重复,共计有214条之多,涉及了110种病候, 行之,皆当闭气。”《灵剑子·导引势》也言“行 涉及内、外、妇产、五官、口腔、皮肤诸科[1]2。 导引之法,皆闭气为之”。《病源》一书中提及“不 《病源》养生导引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导引、 息”“闭气”的,约有47处之多,涉及风病候、 行气、按摩、存想等,其中呼吸导引是其重要手段, 虚劳候、内脏疾病、五官疾病、皮肤疾病等病候。 占全部导引法内容的53.8%[2]。本课题组曾总结:《病 比如“正住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疽、 源》中动势导引123条,其中强调呼吸配合39条; 疝、大风、偏枯、诸风痹”[1]32;“极力左右振两臀, 静势导引83条,配合呼吸的有68条;动静势导 不息九通。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1]45 等。 引8条,配合呼吸也有4条[3]。可见,呼吸导引作 “不息”的操作要点在于“不使息出”,强调 为中医气功学的三大调节手段之一(其它两种分 深长吸气,吸多呼少。不息,首先是长引气(长细引), 别是姿势导引、意念导引),是气功锻炼所不可 比如“引气,五息六息出之为一息,一息数至十息,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预算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JW89) [作者简介]沈晓东,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功法康复及中医调理的研究,现工作于上海市气功研究所(邮编: 200030);许峰、李小青,均工作于上海市气功研究所(邮编:200030)。 53 文献长廊 [1]45 以鼻徐徐内气,令腹极满,徐徐以口吐之,勿令 渐渐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 。通 过连续多次吸气(五息六息,此处息可理解为吸气) 有声;令入多出少,以微为故”[1]111。 来增加吸气总量,直到“极闷已”。《抱朴子·别 闭气不息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行气贯通,采 旨》中云“亦不待立息数,待气似极”。为了实现 用外呼吸之气催动体内真气运行。不息行气就是 较长时间的吸气,通常还采用数数的方法。对此, 指通过柔和缓慢深长的吸气后,使气满周身(此 《道枢·内德篇》讲得很具体:“闭气者,自一至十, 处的气应当是内气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