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拟人手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拟人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夏灵武县) (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半山亭 (元)于石 万叠岚光冷滴衣,清泉白石锁烟扉。 半山落日樵相语,一径寒松僧独归。 叶堕误惊幽鸟去,林空不碍断云飞。 层崖峭壁疑无路,忽有钟声出翠微。 22、赏析“忽有钟声出翠微”一句中的“忽”和“出”字。(4分) 诗歌炼字答题基本步骤 ①释含义/明手法 ②描景象/摹情态 ③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0分 (1)这“忽”字,是“隐隐约约”的意思,写出了钟声在山间 徘徊回荡,钟声穿过整个山林,隐隐约约的钟声,写 出了环境的清幽之感,空冷。 (2)“出”,“生长”之意,写出了在这悬崖峭壁偶尔生长出 “翠微”,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这个悬崖峭壁的孤独但也有 “绿”的相伴。 参考答案.①“忽”:忽然,有出人意料之意。到 了层崖峭壁间,突然传来的钟声使本觉无路可走 的诗人又有了希望,传达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②“出”:飘出,传出。既 写出了钟声的悠扬,又衬托出山林的静谧。经久 不息的钟声从深藏在翠色千重的山林的寺院中传 出,表达了诗人向往山林自由宁静生活的思想感 情。 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1点得2分 (意思的理解1分,作用和情感分析1分)。 解释 评析 描述 1、 不准确。 答题失分原因: 3、不切境。 2、不具体。 班级得分情况 4人 14人 15人 8人 2人 4分 3分 2分 1分 0分 一“字”花开 — 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考试题示例: (2015山东)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 [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湿”,沾湿、打湿,采用了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迷”,迷失,采用了使动用法,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做铺垫。 实战演练一 “藏”,“隐藏、覆盖”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边塞大雪纷飞,行人稀少,走过的小径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景象,突出此行旅途的艰险,饱含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担忧;②“透” ,“穿透”的意思,林间朔风穿透了身上的睡衣,砭人肌骨, 极为传神地展现了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表现主人公因清廉而衣衫简朴,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