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131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三、宋、辽、金的书法
(一)宋代书法
1.概述
书法艺术发展到隋唐五代,为书法史的第二个繁荣阶段,即求规隆法时
期,后人论之曰: “唐人尚法”。而到了宋元明时代,书法又进入了一个新
的重要的历史阶段,即如一个人学书法一样,“始由不求工,继由工求不工,
①
不工者,工之极也 。”自宋开始,由行态上的“工”,走向“不工”。于是,
“尚意”书风兴起,冲击着前一时期的法规樊篱,使书法回复了本身的自然
天性,书法家在挥毫濡墨的操作中达到了恣意忘情的境界。由法到意,这使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片新天地, “意乃法之所以受命也”(刘熙载),意是超
法而更加深潜的艺术本质。尚意抒情的书法美学原则此时也得以确立。
宋代,理学兴起,走进一个 “郁郁乎文哉”的时代。书法也成了“郁郁
乎文哉”的一种真正艺术载体,成了文人艺术,由此这一艺术品种重重打上
了文人特殊心态的烙印。上自赵宋皇帝、官绅臣室,下至各级官吏和地主士
绅,构成了一个比前代各期都庞大的文化教养更高的阶层。宋太宗赵光义征
战创业刚得喘息,即告: “朕君临天下,亦有何事,于笔砚特中心好耳。”
且于 “万机之暇,学书至于夜兮”,他“善篆隶草行飞白八兮,而草书冠绝”
①。徽宗赵佶更是皇帝中佼佼者,笃嗜书画,以至误国败身。他的行草书“笔
势劲逸”,楷书 “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在书法史上赫赫有
名。至于宋代官宦士子和下层知识分子,在与创兴文人画的同时,产生了有
别于前代的文人书法,把这一传统艺术提到比诗更高的层次,用以表现人格
精神的 “言志”和“怡情悦性”,他们以“以形写神”、“写性”、“写心”
的 “超以象外”,“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风格为特点,以“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为创作意旨,以 “气韵”生动为审美原则,从而使书法(和绘画)
艺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他们的书法作品中,所表现和反映出的气质、趣
味、感情等等,皆可以用 “意”和“情”两字概括之。
宋人书法,多为行草书体。早在晋代以 “二王”为代表的晋代书家们也
绝大多数精擅行草,这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思辨和襟怀。同时,行草书的这种
形式——不拘成法而适于抒写情性以及笔法便捷和墨色善变的特点,较之其
他书体则更能满足书家达情的需要。所以明代董其昌说得非常明白: “晋宋
人书但以风流胜。
宋代书苑,名家辈出,灿如星汉。
北宋时期,初有李建中享有盛名,林逋、范仲淹、杜衍、文彦博、苏舜
钦、欧阳修等,虽不以书享名,但皆精擅书翰。其后 “宋代四家”,即苏轼、
黄庭坚、米芾、蔡襄,各擅胜场,为一代宗师。再后,则有薛绍彭、蔡京、
蔡卞,以及富有创造性的赵佶。
南宋时期,书法渐呈衰竭之势,无法与北宋抗衡,当时帖学盛行,且又
以帝王们对书体的好恶而转移,因此没有卓荦大家。陆游、范成大、朱熹、
吴琚、张即之均有盛名,在书法史上流芳千古。
① 陈世隆: 《北轩笔记》。
① 苏轼: 《东坡八首》。
2.宋初的书家
(1)李建中
李建中 (公元945—1013年),字得中,号岩夫、民伯,其先为京兆 (今
陕西)人,五代时迁居四川。太平兴国八年 (公元983年)进士甲科,因爱
洛阳风土,曾经屡次求任西京留司御史台职务,人称李西台,后仕至工部郎
中。著文集三十卷。 《宋史》本传称他: “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
草书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 《宣和书谱》论其书“气
格不减徐浩”。宋人中,黄庭坚对他尤为推崇,说: “西台出群拔萃,肥而
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但也有人不喜欢他的字,于
褒中有贬,如苏轼说: “建中书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也。”
又说他 “格韵卑浊,犹有唐末以来衰陋之气”,等等,显然是对李虽善于继
承但缺少创意的批评。而元代赵盂頫又与苏说唱反调,认为 “西台书去唐未
远,就有唐人余风”。观点不同,但都大有深味。李建中书艺极高,初宗法
唐人张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