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译注3 丛书.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孟子译注 3 原著:[战国]孟子 译注:金良年 万章上 (1) (2) 5.1万章问曰: “舜往于田, 号泣于是天 ,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 “怨慕也。”(3) (4) 万章曰: “‘父母爱之, 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 怨乎?” (5)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 ‘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 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 ‘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 (6) (7) 子之心为不若是恝: 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 父母之不我爱,于 (8) (9) 我何哉? 帝使其子九男二女, 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 (10) (11) (12) 天下之士多就之者, 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 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 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 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 (13) 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 有妻子则慕妻子,仕 (14) (15) 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 予于大舜 见之矣。” 【注释】(1)舜往于田:万章所问的两句话,文字古奥,似出于 《书》,但行文来称 《书》,赵注亦不 提。伪古文 《尚书》将其辑入《大禹谟》。(2)号泣:古称哀哭》有言为号、无声为泣,故所谓号泣即 边哭边言。旻 (min民)天:犹今言苍天,旧注云:“仁覆闵下则称旻天。”(3)怨慕:朱熹 《集注》 云:“怨己之不得其亲而思慕也。”(4)父母爱之:此处四句见于 《礼记·祭义》、《大戴礼记·曾子 大孝》等篇,均作曾子言,故此处据以加引号。(5)长息问于公明高:赵注云: “长息,公明高弟子; 公明高,曾子弟子。”(6)恝 (jia夹):赵注云, “无愁之貌。”(7)共:同 “供”,与今言供职之 “供”义同。(8)于我何哉:意为与我有什么关系。(9)子:古代对子女的统称。九男二女:尧将二女 嫁给舜之事见于 《书·尧典》;使九男事舜之事不详,赵注认为当见于《尚书》逸篇。《史记·五帝 本纪》云: “尧乃似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当有所本。(10)畎 (quan犬)亩: 犹言田地。(11)天下之士多就之:《史记·五帝本纪》云:舜在历山耕田时,许多人都来归附他,“一 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12)胥: 《尔雅·释诂》云:“胥,皆也。”胥天下即整 个天下。迁之:移交给舜。(13)少艾:年轻美貌之人。艾是美好的意思。(14)热中:即 “热衷”,朱 熹 《集注》云,“躁急心热也。”(15)五十:朱熹 《集注》云:“舜摄政时年五十也。” 【译文】万章问道:“舜到农田去,向苍天哭诉,他为什么要哭诉呢?” 孟子说: “因为怨恨、思慕。” 万章说: “曾子说‘父母喜爱,高兴而不忘怀:父母嫌恶。 忧愁而不怨恨’,既然如此,舜会怨恨吗?” 孟子说: “长息问公明高说:‘舜到农田去,我已经聆听了你的教诲; 向苍夭、向父母哭诉,我就不明白了。’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 公明高认为,孝子之心是不会如此满不在乎的:我竭尽全力耕田,只是完成 做儿子的职责罢了,父母不喜爱我,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帝尧派他的九个儿 子、两个女儿,百官、牛羊、粮仓都齐备,到农田果去事奉舜,天下的士人 有许多去归附他,帝尧就要把整个天下交付给他了。他由于役能得到父母的 欢心,就如同贫困的人找不到归宿一般。被天下的士人所喜爱,是他人所追 求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