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优敏《电生理学技术及临床应用》电生理技术2015.pptxVIP

胡优敏《电生理学技术及临床应用》电生理技术2015.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生理信号测量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院 王成 电生理学 以作用于生物体的电作用和生物体所发生的电现象为主要对象的生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 细胞电生理 神经电生理 视觉电生理 心脏/心肌电生理 电生理技术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s 测量、记录和分析生物体发生的电现象(生物电)的技术 研究生物体的电特性的技术。 以各种形式的能量(电、磁、声等)刺激生物体,并产生生物效应的技术。 生物电测量: 用电极将微弱的生物电引出,经生物电放大器将它放大,再经示波器等显示其波形并记录下来,以便观察、分析和保存。 有关技术:①电极②生物电放大器③显示和记录④遥测技术。 电脑在生物电信号的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而且可以建立新的测量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生物体电学特性的测量: 对生物体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参数的测量。利用某些系统活动时的电表现来对这些系统本身的机能进行分析,即分析某些电现象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例:细胞的跨膜电位的变化强烈地改变着膜的电学特性,对跨膜电位进行动态的精确的控制,测量流过细胞膜的电流变化,这就是电压钳技术。它对于生物电产生和传播过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电流对生物体的作用: 设计制造刺激器,使之能产生所需形式和参数的刺激能量;将刺激能量施加在欲刺激的部位上。 电流的参数的确定:如强度、持续时间等,可精细调节和稳定,或由程序控制。 电流给予的部位和方式。 佩带在正常活动的人或实验动物身上,或埋藏在体内的长时间连续工作(如心脏起搏器)。 Electrophysiology主题的不同研究方向的文献出版篇数 cardiovascular system每年出版文献数 cell biology每年出版文献数 参考书 F. Bretschneider和J.R.deWeille著,封洲燕译:《电生理学方法与仪器入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张日晖:《实用电生理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施瓦茨和雷迪根著,丁光宏和顾全保译:《电生理学基础(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 一、生物电测量的技术基础 常见的生物电信号 心电图(ECG) 脑电图(EEG) 肌电图(EMG) 视网膜电图(ERG)/眼震电图 神经电活动记录 单细胞电活动记录/离子通道电活动记录 生物电信号 名称 幅值 频率范围 心电 0.15mv 0100Hz 脑电 550μv 0.560Hz 肌电 20μv30mv 103000Hz 胃电 50μv2mv 0.00120Hz 视网膜电 50μv200μv DC20Hz 1.1 生物电位分类 单细胞电位 局部组织电位 体表电位 自发电位(自身) 诱发电位(外加刺激) 细胞膜电位: 静息电位-70mV 电压钳电路 RE 实际 运算放大器 - + A Vo V- V+ Vo = A (V+ - V-) Vo = V+ - + A Rf Vo=IfRf If 电压钳电路 膜片钳电路 典型的膜片钳微电极的电阻为0.5-50MΩ,只需一根电极就可以控制电位,在电流通过的时候同时可以进行电压测量。 IM=VF/RF IM 单细胞电位 体表电位 单个细胞可以看作一个电偶极子,由细胞组成的组织和器官可以看作是电偶极子的集合,身体可以看作容积导体,这样,在体表就可以检测到变化的电位。 电偶极子和体表电位变化 相对电位和“绝对”电位 相对电位是指两纪录电极电位之差;“绝对”电位是指记录电位和“零”电位之差。 + - 导联 体表电极安放在不同位置所测得的波形是不同的。 按某一标准规定安放体表电极并连线——导联 12个标准导联(10个电极) 心电图导联 记录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差分放大器Differential Amplifier 要考虑最大电极电位差和直流飘移 心电标准导联 找到中心电位测量“绝对电位” 多个电极的电位取均值作为中心电位。 把中心电位作为测量的零电位。 胸导联 加压肢体导联 监护电极及其安放 RA、LA分别对应右上肢和左上肢,置于胸骨两侧第一或笫二肋间。RL、LL分别对应右下肢和左下肢,置于腋前线的剑状软骨水平。V对应胸导联。 脑电电极放置法 其特点是: 电极有各自的名称:位于左侧的是奇数,右侧的是偶数。 按近中线的用较小的数字,较外侧的用较大的数字。 电极名称包括电极所在头部分区的第一个字母。 诸点电极的间隔均以10%和20%来测量。 世界上绝大多数脑电图实验室采用的是国际10-20系统(the 10-20 international System)电极放置法 利用脑电图确定位病灶和诊断病情,并非只由一对电极来实现,而是要用多对电极(多个导联),根据不同的情况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