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26 丛书.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中国全史 026 史仲文 胡晓林 主编 四、春秋时期的军事著作 和军事思想 (一)周代早期的军事著作 周代早期的军事著作,可以考见的有 《军志》、《军政》和《司马 法》。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楚成王曾引《军志》三句话:“允当 则归”、 “知难而退”、“有德者不可敌”。这三条都是战术原则,言 简意赅,富有深刻哲理。 “允当则归”,是说两军力量相当,无必胜把 握,就应当适可而止。 “知难而退”,是说敌人力量强大,我方应当主 动撤退。宣公十二年,晋大夫士会引作:“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吴 子兵法·料敌篇》同) “有德者不可敌”,是说政治清明,无懈可击的 国家,不可与对敌。 《左传》文公七年晋大夫赵盾说:“先人有夺人之心。”而宣公十 二年楚令尹孙叔敖引这句话谓是 《军志》所说。又昭公二十一年,宋国 ■邑大夫濮也引 《军志》说:“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这 两条战术原则,无疑也是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先人 有夺人之心”是说先发制人可以打乱敌人的部署,挫折敌人的战斗意志。 “后人有待其衰”,是说后发制人要等待敌人士气衰弱时再行进攻。《左 传》宣公十七年有晋赵盾 “逐寇如追逃”一句话,据刘文淇 《左传旧注 疏证》说也出于 《军志》。是要求部队驱逐敌人像追击逃兵一样果敢。 《左传》所引的《军志》,显然是春秋以前的军事著作。可惜它久已亡 佚,除了这一鳞半爪外,人们无法窥看它的全貌。 《孙子兵法·军争》篇引《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 不相见,故为旌旗。” 《军政》与《军志》一样,也是春秋以前的军事 著作。两者的不同在于, 《军志》重在讲战术原则,是指导军队作战的。 《军政》重在讲军事条令,是指导军队建设的。 周代的 《司马法》至战国初已经失传,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齐威王曾使大夫追论古者 《司马兵法》。《汉书·艺文志》所载《军礼 司马法》百五十篇,就是古 《司马兵法》与《司马穰苴兵法》的合璧。 而流传至今仅剩五篇。 《汉书·艺文志》在“兵阴阳家”类中,有《黄帝》十篇,黄帝臣 《封胡》五篇,《风后》十三篇,《力牧》十五篇。银雀山汉墓出土简 书 《孙子兵法》下篇保存有“黄帝伐赤帝”一篇等。这些著作多是后人 伪托或附益传说而成,不仅不是黄帝时代的东西,而且也不可能早于春 秋。今天,它们已经全部亡佚了。 (二)春秋时代的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战争实践的产物。从上古时代起,中原大地上就不断出 现部落冲突和部落战争。进入夏、商、周三代这种冲突和战争更加激烈。 周人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① ,干 脆把战争当作国家的头等大事。周代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著作正是这些战 争实践的总结。 春秋时期,由于诸侯间的兼并和争霸战争日趋激烈,所以在周代早 期军事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春秋时期的战略和战术思想。当然,在 《孙子兵法》产生以前,这些战略和战术思想还没有上升到系统化理论 的高度。 从战略思想方面看,春秋五霸所创建的霸业都有一套总体战略。例 如齐桓公,他首先从政治上着眼考虑问题,打出 “尊王攘夷”的旗帜, 把华夏诸国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其次,他面对 “南夷与北狄交,中 国不绝若线”的局势,认识到戎狄之患急切但祸小,楚国之患舒缓但祸 大。所以他先北后南,从戎狄之祸入手,伐狄、北伐山戎,解决北方后 再掉头南下制楚,去解决南方问题。解决戎狄之祸主要靠军事手段,而 制楚则采取政治、经济、外交与军事的总体战略,最后达到 “不战而屈 人之兵”的政治目的。 再说晋文公,他首先也 “勤王”,通过安定周襄王,取得“尊王” 大旗,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以团结华夏诸国。其次,在外交上联秦、 联齐,拉拢宋、卫、曹等中小国家,壮大自己的力量,孤立和削弱楚国。 第三,在军事上,则采取诱敌北上方针,坐收以逸待劳之利。完全可以 说正是晋文公 “侵曹伐卫”以救宋的策略方针,开启了战国孙膑“围魏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