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鲵100年-四川动物.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小鲵100年-四川动物

四川动物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1989 8(2) 中国小鲵100年* 赵尔宓 Kraig Adler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美国康乃尔大学) 中国小鲵Hynobius chinensis 是A.Gunther依据A .E .Pratt在中国湖北宜昌采到的两号 标本,于1889年描述的种。由于描述依据的标本极少,描述亦较简单。试译如下: 中国小鲵的原始描述 “与日本产Hynobius nebulosus相近,但犁骨齿列较短,向后仅达眼球中部。体形短而 壮;头大,长宽几相等,其长度大于躯干长的四分之一。尾侧扁而无鳍褶;肋沟11。前后肢 贴体相向时彼此相遇;第五趾发达;无掌突及蹠突。皮肤平滑;颈褶不显著。背面几为均一 的角黑色,腹面浅褐色,散以暗斑。 全长85mm,吻端至泄殖肛孔46mm,头长11mm,头宽10mm,前肢15mm,后肢16mm, 尾39mm。” 中国小鲵的再描述 中国小鲵发表迄今整100年,尚未在模式标本产地湖北宜昌发现第三只标本。鉴于小 鲵属动物在中国东部与宜昌之间有较大的分布距离,因此,赵与胡(1983 :31) 曾提出:一、 Pratt关于标本的产地记录有误,二、Günther据以发表新种的标本并非小鲵属动物。 1987年,本文第一作者在美国期间,借得保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自然历史博物馆藏中国 小鲵全模标本2号。经仔细研究,肯定该二标本确系小鲵属动物。现据全模标本(见封三, 图1)对中国小鲵重新描述如下。 “头较大,头长明显大于头宽,吻端圆。眼背侧位,略突出,眼径短于吻长,瞳孔圆 形;鼻孔居吻眼间中部而略近吻端,鼻间距略大于或等于眼间距,头顶有‘V ’形嵴;无唇 褶,有颈褶;颌角在眼后角稍后。上下颌具细齿;舌椭圆形,甚大,几占满口腔底部。犁骨 齿列‘V ’形,外枝6—9枚,内枝11—15枚;内外两枝交角略超出内鼻孔前缘,内枝向后 延伸至眼球中部,左右两内枝在中线靠近但并不相接。躯干粗短,肋沟11条,左右肋沟在腹中 线相遇。四肢较长,贴体相向时指趾相遇;前肢四指,指序2—3—4—1 ,第一,四指 几等长;后肢五趾,趾序3—4—2—5—1 ,指趾较平扁,游离无蹼;无掌突及蹠突;掌 蹠指趾无角质鞘。尾短于头体长,尾基部略圆,往后侧扁,末端呈刀片状,上缘较尖,有极 低的尾背鳍褶,几无尾腹鳍褶。体表皮肤平滑。由于标本固定不佳,体形弯曲变硬,未记颜 色及量度。按吻端至颈褶为头长的标准,将头长与头宽量度如下( 单位:mm):BMNH 1946.9.6.54为15.2,10.6,BMNHl946.9.6.55为12.8、9.5。” 由此可见,原始描述称头长与头宽几相等,可能是量度头长所取标准不一致所致。 *本项研究得到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CSCPRC)资助,英国不列颠自然历史博物馆Barry Clarke,惠借中国小 鲵全模标本,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协助办理借用标本手续,特此致谢。 18 浙江温岭的中国小鲵 他在福建所得标本为同种。同时,张作干(1933)对温岭标本(10号成体与54号幼体)作了 详细报道。其关于成体的描述(同上引证76页)与本文对中国小鲵的描述一致,变异之处仅 在于:一、肋沟10— 12;二、四肢贴体相向时,指趾相距1或2肋沟距;三、犁骨齿后端达 眼球中部或后缘。由于张作干描述所依据的标本较多,出现上述变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温岭标本身体各部量度也与中国小鲵模式标本无明显差别。因此,将浙江温岭标本鉴定为中 国小鲵是恰当的。 义乌小鲵的分类地位 蔡春抹(1985)依据浙江义乌标本16雄11雌及次成体、幼体与卵发表义乌小鲵,并与中 国小鲵比较。他认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犁骨齿、体型与头部量度、前后肢贴体位置、肋沟 数、尾鳍褶及体腹面色斑等。现分别讨论如下。 犁骨齿 二者的排列形状一致,内外枝小齿的数目亦在同一变异范围。唯一的区别是内 枝向后伸达位置,从文字描述看,中国小鲵达“眼球中部”而义乌小鲵达“眼球后端”。且 不说犁骨齿在有尾类同种不同个体间或同一个体不同发育阶段有较大变异,从义乌小鲵头骨 腹面观(蔡,1985:111,图2)所绘犁骨齿后端伸达位置,与中国小鲵全模标本(见封三, 图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