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讨飞马E52系列四线包缝机下弯针断线问题的解决方法宝石四线包
探讨飞马E52系列四线包缝机下弯针断线问题的解决方法
宝石四线包缝机,经常出现勾三角线(下三线)10来分钟左右,下弯针出毛断线,弯针下面全部都是毛头(下弯针线是丝),机器是仿飞马的,请问该如何调整?
摘要 : 针对飞马E52系列四线包缝机下弯针断线的问题,进行了下弯针缝线受力的分析及对断线的形状判断,提出了几种解决故障的说明,从而得到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受力分析 故障说明
中图法分类:TS186.3
缝线在缝制生产过程中常出现断线的问题,在现场管理中是极为普遍的。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而现在多是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在缝制现场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换其相同颜色、质地的缝线,这样就因缝线的质地不同,上、下弯针的引量配比不同、各输线器的输线量不同等等引起缝线断线,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缝制产品的质量。我们对解决飞马E52四线包缝机下弯针断线问题的方法进行探讨,在分析问题之前,应先了解一下包缝机线迹的形成及下弯针缝线在线迹形成过程中所受的拉力,对分析判断下弯针断线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一、包缝机线迹的形成及下弯针缝线在线迹形成中所受的拉力。
(一)上弯针在右端的位置。缝针从最下位置开始上升,而后开始形成针线环,为了要将针线环绊住,下弯针开始由左端往右端移动。带着缝线上升,缝线要与弯针孔、弯针槽进行摩擦而形成一定的摩擦力,所以需要弯针孔、弯针槽一定要光滑不能有毛刺,在分析下弯针断线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下弯针的光洁度,如图1所示。
(二)缝针继续上升,绊住针线环的下弯针向右继续移动,上弯针开始上升,此时,我们看到,下弯针线与针线在进行摩擦,形成了一定的摩擦力,如图2所示。
(三)下弯针向右继续移动,上弯针与下弯针相交叉并绊住下弯针线继续上升,针渐渐达到最上的位置,这个过程中,下弯针线与针线继续摩擦,而且不断的增大摩擦力,而且这个时候下弯针运动到行程的最高点,应该注意到针板与下弯针的距离,这在现场维修中是很重要的,往往因为下弯针距离针板的位置太近而使下弯针缝线断线,如图3所示。
(四)上弯针在左端的位置。针已经开始下降,上弯针线穿进三角形的里面,下弯针开始往左移动,下弯针下移时,继续带着缝线与针线进行摩擦,而且同时要收紧与上弯针缝线所形成的线迹,这样,下弯针缝线的拉力又进一步增大,如图4所示。
(五)缝针继续下降的同时,上弯针也开始下降,而下弯针往左移,从2所绊住的线环拔出,下弯针线与上弯针线继续摩擦而收紧,如图5所示。
(六)缝针达到最下位置,同时下弯针也达到左端位置,上弯针再次继续下降,如此反复的运动而形成包缝线迹,如图6所示。
从包缝机的线迹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下弯针无时不与缝针线、上弯针线等进行着摩擦,如果缝针的缝线、上弯针缝线与下弯针缝线不是一样的缝线,那样,由于各种缝线的质地、拉力强度的不同,更能造成断线的发生,读者在咨询中提到下弯针缝线是丝作为下弯针的缝线,丝的拉力是比较小的,应尽最大努力减小下弯针缝线的拉力。可以减少下弯针缝线的断线的发生。
二、为了能够准确快速的解决下弯针的断线问题,我们也应该了解缝线断裂的形状,对我们排除断线故障也是很重要的,应从断线的形状来判断缝线断线的原因。
在缝制过程中,缝线承受不正常的拉力或被成缝机件割断、磨断、折断而发生不正常的断线,由于造成断线的原因不同,缝线断裂处的形状也各不相同,这给我们现场维修人员排除故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如图7断线的各种形状所示。
图中:1为切割状断线——缝线断面呈切割状无发毛现象,尤似刀口割断。例如缝料厚而用针细或缝线所经过的路线上机件损伤发生利口或机件配合过紧而造成缝线被剪切割断,认清缝线线头的形状,及时判断出机件的损伤程度和机件的配合程度,这在现场维修中是极为有利的。
2为马尾状断线------断面呈马尾状,这是因摩擦而断,它往往是切割状断线的先兆,例如,零件发毛、针与线配合不当等使缝线受到摩擦损伤而断裂。
3为曲状断线-------在起缝制中途突然发生母种阻力而崩裂缝线,断裂后缝线呈卷曲状,断面有毛须,但不太长,是由于缝线受到阻力而拉断。如穿线路有错,拉线器运动配合有误、缝线张力调节器压力大等等。
4为扎断状断线--------断面处呈扁平状,略有短须,缝线似被机件扎断。如机器发生倒转、机件松动或靠的过紧,缝线不能顺利通过而被扎断。
从读者咨询函中,读者已经注明下弯针出毛断线,弯针下面全部都是毛头,从断线的形状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断线的形状是卷曲状断线。这种断线的原因,应从穿线路是否有错、拉线器配合是否有误、缝线张力调节压力是否过大等方面考虑。
缝线的张紧力的调整对下弯针线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在缝制生产维修过程中,利用调节各线的张紧力来改变缝制生产过程中的跳针、断线、线迹不良等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