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 陕西省农林学校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绪 论 一 、土壤是农业生产 的基础  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 的绝大 多数 营养物质和能量 , 目前 只能 由生物 的生命过程来产生 。为 了满足人类对生物产 品的需要 ,必须进行植物生产 。植物 生产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棉花、麻类、油料、糖料、烤烟、蔬菜、药材等 )、饲料及饲 草作物 以及茶、桑、果和林木等的生产 。这些绿色植物 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日光、热量、空气、 水分和养料 。在这五种必不可少 的生活条件 中, 日光和热量来 自太 阳,水分和养料来 自土 壤 。土壤 中的空气与热量状况对植物 的生命活动也有重大影 响 。另外 ,土壤又是植物扎根 生存 的基地 。所 以土壤是农业生产 的基础 , 是人类最基本 的生产 资料和劳动对象 ,土壤是 世代相传的人类 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 早在三、四千年 以前 ,我 国劳动人 民就对土壤 的含义作 了明确 的描述 : “万物 自生焉则 曰土 ,以人所耕而树 艺焉则 曰壤 周礼 )。这就是说 ,生长有 自然植被 的土地 叫 “土 ”,经 过人们垦种 的土地 叫 “壤 ”。这个古老 的土壤含义既指农业土壤 ,也包括 自然土壤 。苏联土 壤学家威廉斯指出: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这是根据近代科 学知识所下的定义。 “陆地表层”说明土壤的位置, “疏松”指其物理状态,以区别于整块、 坚硬 的岩石 。土壤不仅是 由岩石风化而成 的疏松堆积物 ,更重要 的是它能够产生植物 收获 物 。因此 ,土壤与土壤肥力不可分 。威廉斯还说 : “没有不 良的土壤 ,只有不 良的耕作方 法 。”在正确 的耕作栽培制度下 ,合理地管理和保护土壤 ,它的肥力可 以继续提高,并生产 出更多的农产 品,满足人类社会 日益增长 的需要 。 农业生产 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 日光能 ,制造有机化合物 ,为人类提供 必需 的农产 品。绝大多数绿色植物 只能在温热和通气适宜 的条件 下 ,才 能从土壤 中吸收水 分和养料 ,顺利地进行光合作用 。为 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发展农业生产 ,除培 育新 的植 物 品种 ,提高它们对光能 的利用率 以外 ,在 目前大面积上还无法对 日光 能加 以控制 的情况 下 ,只能通过耕作灌溉及施肥等栽培措施 ,来改善土壤环境 中的水 、肥 、气 、热状况 ,达 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的 目的。 土壤是人类社会所处 的 自然环境 的一部分 。 自然环境是指在人类生活 、生产活动范 围 内多种 自然 因素 的总和 ,其 中包 括大气 、水 、生物 、土 壤 、岩 石和矿 产 资源 等 。通 常我 们把 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 圈带 ,即大气 圈、水 圈、岩石 圈和生物 圈。地球上 所有 的生物及 其生活领域 的总和称为 “生物 圈”。它是 由非生物 因素 (岩石、土壤、水分、气候、光 、热 等 )与生物 因素 (微生物 、植物和动物等 )组成 的,其 中土壤是地球生物 圈必不可少 的重 要组成部分 。生物 圈的非生物 因素与生物 因素之间存在着能量转化 、物质循环 的密切关系, 共 同构成了各种类型的 “生态系统”。 图 土壤在 自然环境 中的地位 (《土壤地理学》) 二 、肥料是植物 的粮食  在 自然生态系统 中,绿色植物 自生 自灭 ,有 的植物被动物采 食后 ,以粪便形式返还土壤 ,经过微生物 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无机盐 ,供给 下一代植物重新 加 以利用 ,构成 了 “植物 动物一微生物一土壤 ”的循环系统 。通过这种循环 ,在一定程 度上维持 了 自然界 的生态平衡 。在农业生态系统 中,植物产 品中一部分作为人类 的粮食及 工业原料 ,另一部分秸秆和糠麸等副产 品和饲料粮 ,通过动物生产转变为 肉、奶、禽、蛋和 皮毛等 畜产 品 ,大多被移 出土地或运销外地 。只有养殖业 的废物 厩肥和其余不宜饲用 的有机废物得 以返还土壤 ,并通过土壤微生物 的分解作用 ,转变为可供下一代植物吸收利 用 的养料 。其 间 由于养料 的挥发 、淋失和 固定等原 因,特别是在燃料缺 乏 的地方 ,大量秸 秆充作燃料 ,返还土壤 的有机物很少 ,能量和物质 的输 出大于输入 ,导致土壤肥力下 降。 为 了农业 的

知传链电子书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