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世纪 中国历史学展望
学术讨论会 ”开幕词
中国史学会 金冲及
各位学者 ,各位嘉宾:
中国史学会和云南大学联合举办的 “ 世纪 中国历史学展望学术讨论会 ”现在开
幕 了 。
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次讨论会呢?
会 议 的主题 是 “ 世纪 中国历史学展望 ”,当然不是说要在这次会上预测 世 纪
内中国历史学将会怎样具体发展 ,那是不可能做到 的,正如刚进入 世纪时人们不可
能预想到今天 中国历史学 的现状一样 。会议确定这个主题 ,主要是想在我们 刚刚进入
世纪的时候 ,一起来对 中国历史学在新的世纪应该怎样发展 ,共 同交换一下意见 。
进入 世纪 ,大家都会有一个共 同的感觉 ,中国也好 ,世界也好 ,周 围一切 的变
化实在太快太大 了。经济全球化 的趋势迅速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两极对峙的
冷战结束后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着 巨大变化 。中国正努力在本世纪 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 的 目标 。这一切 ,对我们的社会结构 、生活状况 、人们 的需要和关注 的问题 以至思维
方式等等 ,都将带来以前想像不到的深刻变化 。
江泽 民同志最近两次对哲学社会科学 的发展发表 了重要讲话 ,提 出 “四个 同样重
要”、 “五个高度重视”和 “五点希望”。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 ,有着其他学科难 以替代 的重要作用 。在人类进入剧烈而深刻变化 的 世纪的时
候 ,中国历史学应该怎样发展 ,也遇到许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 的问题 。这些新 问题 ,
大概是我们每个从事史学工作 的学者都在思考 的。正因为许多是 以前没有遇到过 的新 问
题 ,大家难免会存在一些困惑或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 。
比如 ,新 中国的历史学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 。这是没有疑 问的。大
家也知道 ,马克思主义不是现成 的标签 ,而是探寻真理 的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学说
不是封 闭的学派 ,总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那么 ,在新 的世纪里 ,我们怎
样才能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理 ,又适应变化着 的时代条件 ,积极进行创造性
的理论探索,不是简单化地 以至教条式地去理解和对待它 ?
比如 ,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无疑需要从人类一切文化成果 ,包括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
研究成果和方法 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这里涉及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怎样对待非马克思主义
第 2 页
的社会科学方面研究成果和方法 的问题 。其实 ,这个 问题是很清楚的。举一个例 :摩尔
根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但他 的 《古代社会》,对恩格斯写作 《家庭 、私有制和 国家 的起
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 的巨大影响是大家都知道 的。在这 以后当代西方社会科
学研究成果 中又继续有许多科学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值得我们吸取 。这些年 ,我 国
学术界在这方面做 了大量工作 。今后 ,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 的交流将更加深入 ,对 中国
历史学的发展将会带来更大 的影响 。我们应该怎样积极地对待这种局面 ?同时,毋庸讳
言,在这个过程 中难免也出现一些简单地照抄照搬 、对历史事实不是下功夫进行具体分
析而是硬套到某些现成的理论 中去的现象 。对这些现象 ,我们又应该怎样 以积极 的态度
正确地对待 ?
比如,中国是一个具有特别悠久 的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中
华 民族经历 了几千年 的漫长岁月 ,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东西 。罗
素 曾经盛赞过 “东方 的智慧”。那么,在前人留下的丰富的史学遗产 中究竟有哪些优 良
的东西 ,需要认真加 以总结 ,并结合时代精神加 以继承和发展 ,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
人手 中中断或丧失 ?
比如,历史学有它特殊的社会功能:既要看重当前 ,又要顾及长远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