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周 礼 》成 书年代 研 究 的方法 问题
《周礼》是十三经 中的一部大经 ,也是 问题和难点最多的古
籍之一 ,其成书年代 问题更是学术界聚讼千年 、迄今未 了的著名
悬案。
在经学史上, 《周礼》是经今古文之争的焦点之一。而王莽篡
汉 、宇文周革典、王安石变法都将 《周礼》奉为圭桌 ,因此 ,关
于 《周礼》的争论,又往往带有学派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复杂色彩 。
撇开这些非学术的因素来看 ,这场争论 的实质 ,是对周代社会政
治、思想、经济、军事、法制、宗教等方面状况如何估价的问题 。
所 以,结束这桩公案 ,不仅是历史的要求 ,而且对于深化先秦史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 一 节 《周 礼 》源 流
《周礼》一书,始出于西汉景帝、武帝之际。 《汉书 艺文
志》六艺略礼类有 “《周官经》六篇”,班固注: “王莽时,刘歆
置博士 。”荀悦 《汉 纪 》云:“刘歆奏请 《周 官》六篇 ,列之于经 ,
为 《周礼》”。陆德 明 《经典释文叙录》云:“王莽时,刘歆为 国师,
第 2 页
建立 《周官经》,以为 《周礼》。”可见,此书西汉 旧题为 《周官》,
刘歆奏 《七略》时犹沿用此称 。王莽时,更其名为 《周礼》,并列
为礼经 ,其时在 “平帝元始五年 ,至王莽居摄三年之间”
《周礼》的发现经过 ,不见于刘歆 《移太常博士书》、 《汉
书》的 《儒林传》和 《艺文志》等文,唯 《汉书 景十三王传》云:
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 旧书: 《周官》、 《尚书》、 《礼》、
《礼记》、 《孟子》、 《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
论 。
献王立于景帝前二年 ,薨于武帝元光五年 ,则此书当出于景 、武
年 间,但 是 ,《史记 五宗世家》中却没有上述文字 ,是班 固杜撰,
还是太史公疏忽 ?学者见仁见智 ,诸说歧异 。陆德 明 《经典释文
叙录》云: “河间献王开献书之路 ,时有李 氏上 《周官》五篇,失
事官一篇,乃购 以千金 ,不得 ,取 《考工记》以补之”,认为是献
王得之于李 氏。《隋书 经籍志》说同。马融 《周官传》说是得 自
山岩屋壁:
孝武帝始除挟书之律 ,开献书之路 ,既出于 山岩屋壁,
复入于秘府 ,五家之儒莫得见焉 。至孝成皇帝,达才通人刘
向、子歆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录略,然亡其冬官一篇,
以 《考工记 》足之 。
见洪业:《礼记 引得序 》(见 《洪业论学集》 页 ) 王应麟 《困学纪 闻》卷
四以为 《周礼》之名始于贾公彦 ,误 详 见余 嘉锡 《四库 提 要辨 正 》卷 一
按 :挟书之律 ,除于惠帝 四年 ,而非孝武时。马说误 。
第 3 页
马融是刘歆的三传弟子 ,其说当最有权威 。但细玩其语 ,仍有启
人疑窦者:既然五家之儒 未之见,《史记 封禅书》如何得两次提
及 《周 官 武帝又何 以知其为 “末世渎乱不验之书 如果说
《封禅书》之文为刘歆所窜入,则又等于承认今文家关于刘歆伪造
《周礼》的说法。《礼记 礼器 》孔疏则说是“孝文 时求得此书 ,不
见冬官一篇 ,乃使博士作 《考工记 》补之 ”,不仅将 发现 的年代提
前到文帝时,而且 《考工记》又变成博士所作 ,不知根据何在 ?
《后汉书 儒林传》说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