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思路.pdf

“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思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建 设总体思路 郁鸿胜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博导 国家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 一、长三角地区资源及生态环境 汇报内容汇报内容 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思路 三、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 四、政策保障和协调机制 2 长三角地区属典型的湿润季风气候,光照条件较好,水热条 件适中,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具有森林、河流、湖泊、河口、海 岸、湿地及近海海域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生态空间格 局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但是,近些年来伴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区域资源 消耗加速和环境污染加剧现象突出,资源环境瓶颈日益凸显。 3 一、 长三角地区资源及生态环境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三角区域土地资源 长三角核心区域,2008年农用地占总面积 66%,建设用地占总面结的17%,未利用土地面 积占总面积的积占总面积的17%17%。 长三角土地利有表现三种形式 5  一是长三角农业用地占比高。要占长三角区域 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浙江占比高达78%。 耕地占比最大,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2.3%、江 苏耕地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苏耕地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7070.3%3%。  二是长三角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快。工业占用耕 地速度越来越快。占的比重越来越高。长三角生态 用地,十年共减少了7000千公顷。(10万亩,70平 方公里)  三是长三角土地资源缺乏整合利用。 土地利用特点  一是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每平方公里超过700人,是 全国平均值的近6倍。长三角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的二分 之一、世界平均的五分之一,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最 低人均耕地警戒线。但长三角是全国土地开发利用接近全国 平均水平的三倍。  二是土地后备资源不足。2008年全区未利用地占土地总 面积16%,均低于全国的31%的水平。土地后备资源其面积占 土地总面积为5.6%,低于全国土地后备资源面积占国土面积 7.9%的比例。  三是土地产出率低。长三角工业用地平均产出率仅为约 2.3亿元/平方公里。许多中小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甚至达不 到1亿元/平方公里。按照目前的土地批租速度,13年后长三 角将无地可用。 耕地保有量分析。长三角发展实际,耕地供需分析结果  方案一,以粮食单产为420公斤/亩,粮食自给率为55%的需 求分析,长三角到2020年,缺耕地438千公顷。  方案二方案二,,是以粮食自给率是以粮食自给率60%60%的需求分析的需求分析,,到缺耕地年缺耕地 765千公顷。  方案三,是以粮食单产为450公斤/亩,粮食自给率55%到 2020年缺耕地197千公顷。 方案四,是以粮食自给率60%,到2020年缺耕地500千公顷。 二、土地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湿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长三角目前正以每年2万公 顷的速度减少,潮间带湿地已累计丧失57%,生态系统全面衰 退。东海沿岸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已下降50%。 二是土壤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目前,长三角地区土壤污染 除了常见的农药污染外,最严重的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 有毒重金属。现在已发现多达16种的多环芳烃,长三角某地 区送检的一个样本里居然发现了100多种多氯联苯有害物质。 采集的稻米、蔬菜、鱼、鸡、鸭等食品样品中,也出现了二恶 英类物质。 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