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中考语文(通用版)复习单元练习专题24文言文比较阅读
专题24 文言文比较阅读
【挑战中考】
1. (2015·江苏常州)阅读两段文言,完成(1)~(4)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苏杭多产梅。或曰:“梅以曲、 以欹①、 以疏为美。”固②也。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癣③之隐明告鬻④梅者,斫⑤其正,养其旁条,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⑥,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广贮苏杭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①欹(qī):倾斜。②固:本来。③孤癣:独特癖好。④鬻(yù):卖。⑤斫(zhuó):砍削。⑥重价:大价钱。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芳草鲜美 ?
②渔人甚异之 ?
③遏其生气 ?
④安得使予多暇日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②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译文:?
(3)按要求从甲、乙两文中摘录相关句子。
①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②描写作者“疗梅”方法的句子:?
(4)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欲穷其林”“穷予生之光阴”的“穷”的用法一样,“悉如外人”“悉埋于地”的“悉”的意思相同。
B. 甲文中的“豁然开朗”一扫武陵人心中的疑惧,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乙文借梅议政,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表达了思想解放的迫切愿望,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追求是一致的。
D. 甲文语言质朴、 生动,跟桃花源的氛围与人物浑然一体;乙文语言节奏铿锵,极富感情,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2. (2015·福建厦门)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
[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注]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③胡不仕乎 ?
④孔子愀然变容 ?
(2)下列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道之人弗受 B. 辍耕之垄上
C. 学而时习之 D. 宋何罪之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文:?
②善哉,回之意!
译文:?
(4)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
答:?
②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答:?
3. (2015·福建宁德)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伤仲永》)
[乙]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①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中考英语复习之初中必做完形填空与阅读理练习:Unit27.doc
- 2016届中考英语复习之初中必做完形填空与阅读理练习:Unit5.doc
- 2016届中考英语复习之初中必做完形填空与阅读理练习:Unit6.doc
- 2016届中考英语复习之初中必做完形填空与阅读理练习:模拟测试题1.doc
- 2016届中考英语复习之初中必做完形填空与阅读理练习:模拟测试题3.doc
- 2016届中考英语复习之初中必做完形填空与阅读理练习:第一章 高分攻略 第二节 阅读理解高分技巧与解题策略.doc
- 2016届中考语文(通用版)复习单元练习专题11诗 文 默 写.doc
- 2016届中考语文(通用版)复习单元练习专题14节 日 风 俗 .doc
- 2016届中考语文(通用版)复习单元练习专题18实 际 应 用 .doc
- 2016届中考语文(通用版)复习单元练习专题19口 语 交 际 .doc
- 2016届中考语文(通用版)复习单元练习专题21古诗词曲鉴赏 .doc
- 2016届中考语文(通用版)复习单元练习专题29散 文 阅 读 .doc
- 2016届中考语文(通用版)复习单元练习专题32半命题作文.doc
- 2016届中考语文(通用版)复习单元练习专题33材 料 作 文.doc
- 2016届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同步导练:10《孤独之旅》.doc
- 2016届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同步导练:12《心声》.doc
- 2016届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同步导练:11《我的叔叔于勒》.doc
- 2016届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同步导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doc
- 2016届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同步导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 2016届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同步导练:17《智取生辰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