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停歇地东方白鹳繁殖生态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PDF

迁徙停歇地东方白鹳繁殖生态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迁徙停歇地东方白鹳繁殖生态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0 16 6 ): 828~832 2010-12-25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ISSN 1006-687X DOI: 10.3724/SP.J.1145.2010.00828 * 迁徙停歇地东方白鹳繁殖生态研究 1 1** 2 2 2 1 薛委委 周立志 朱书玉 单 凯 王立东 许仁鑫 1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生态研究所,安徽省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39) 2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营 257091) 摘 要 黄河三角洲是东方白鹳的迁徙停歇地之一,但近些年开始出现繁殖种群 . 为了解该种群的繁殖现状,有效开 展保护工作,于2009年在黄河三角洲对东方白鹳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 . 2009年在黄河三角洲繁殖的东方白鹳种群 数量为21对,繁殖个体于2月上旬陆续返回繁殖区,最早于2月21开始筑巢 . 巢筑于水泥电线杆、人工招引巢或者高压输 电铁塔上,其中利用旧巢11巢,新建巢 10巢 . 大汶流巢区平均巢高13.25 m ± 2.07 m± 2.07 m (N = 18)、巢间距647.22 m ± 1 086.49 ± 1 086.49 � (N = 18);黄河口巢区平均巢高25.50 m ± 7.97 m± 7.97 m (N = 3),巢间距42 640.00 m ± 62 838.80 m± 62 838.80 m (N = 3). 孵化期最早始 于2月25 日,个别繁殖对受干扰影响延迟到5月中旬. 孵化期32.07 d ±± 1.34 d1.34 d (N = 15 ),育雏期63.33 d ±± 6.83 d6.83 d (N = 12 ), 日育雏6.23 ± 2.23次(N = 68 ),雏鸟最早离巢时间为5月28 日,最晚离巢时间为8月19日. 2009年的21对繁殖东方白鹳 共有 17对繁殖成功,孵出47只幼鸟,出飞幼鸟37只. 影响东方白鹳繁殖的主要因素是强风,此外,游客干扰、适宜巢址 缺乏也是影响繁殖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人工招引繁殖的成功率,可适当增加人工招引巢数量并对其上的巢基进行加 固. 图1 表2 参31 关键词 东方白鹳;繁殖生态;迁徙停歇地;黄河三角洲;人工招引 CLC Q959.722.08 Breeding Ecology of Oriental White Stork (Ciconia boyciana) in the Migratory Stopover Site* 1 1** 2 2 2 1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