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语文资料群英会蒋干中计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群英会,周瑜尽情挥洒的舞台 周瑜形象 英勇善战 足智多谋 豪放潇洒 年轻有为 曹操 他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自恃“率兵百万”而不重视水战劣势。他天性多疑, 对降将不信任、不重视,以致 后来会一时上当。他急躁而奸 诈,因急躁,会错用蒋干,因奸诈,知错不认错,还要寻找 借口。 曹操形象 骄傲轻敌 轻信多疑 阴险奸诈 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确:①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简略交代。②以人物自己言行神态表现。③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④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⑤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主题思想 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东吴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周瑜的卓越军事才干,也告诉了我们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 故事开端 故事开端 故事发展 故事发展 故事发展 故事高潮 故事高潮 故事结局 故事尾声 周瑜(笑) :瞧你这小样,还来说降,趁早回家带孙子去吧! 曹操(怒)你损了我两员大将,你可知罪? 蒋干(汗)丞相恕罪,不是老夫无能,实在是他太设局太精! 人物形象 本文塑造了周瑜、蒋干、曹操三个人物形象: 情节 性格特征 毁书斩使 —— 年轻 挫败曹军 —— 精通战术 暗窥曹寨 —— 有胆有识 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二、三。 2.试归纳文中人物形象。 谢谢! 四大古典名著 《水浒传》 —  施耐庵、罗贯中·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西游记》 —  吴承恩 · 明代 《红楼梦》 —  曹雪芹 · 清代 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传说是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曾共同从事著作.   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全书共120回. 中学教材取于“三国”的文章 《赤壁之战》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史书)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 苏轼(词) 《群英会蒋干中计》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处于攻势的一方是曹操.曹操在扫平北方的军事势力后,挥戈南下,打算消灭刘表、刘备、孙权,以便统一全国.这时正好刘表病死,他的小儿子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便得了荆州,并任命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训练水师,准备顺江而下,扫平东吴。 “赤壁之战”处于守势的一方是东吴。东吴的不少官员面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无心应战,力主投降。出使到东吴的诸葛亮舌战群儒驳倒了主降派,使孙权坚定了迎战的决心。孙权任命坚决拒曹的周瑜为都督,率兵抗曹。周瑜认为敌我双方的兵力虽然悬殊很大,但曹操渡江犯了兵家大忌,“素不习水战”是其致命的弱点。周瑜用了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和火攻等计谋最终大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一.基础字、词: 1.字音、字义 2.词义 二: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三:人物形象: 周瑜、蒋干、曹操 思考 1、蒋干是谁? 2、“中计”指中谁的计? 3、“计”指什么计谋? 4、计谋的目的是什么? 5、设此计的原因呢? 6、周瑜怎么知道的呢? 7、计谋的结果呢? 1、曹操帐下幕宾。 2、周瑜的计。 3、反间计。 4、杀蔡、张二人。 5、二人 “深得水军之妙” 6、亲往探寨。 7、曹操误杀此二人。 故事线索(反间计) 周瑜 曹操(蒋干) (开端) 定计 说降 (发展) 施计 (高潮) 中计 计成 (结局、尾声) 误杀蔡、张 故事情节 开端(1-3段):周瑜决定除蔡、张二人。 发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