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教育的挑战韩希杨
《教育的挑战 》读后感
韩希杨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是《教育的挑战 别忘了教育是什么》,作者—熊丙奇,先简单介绍下作者:熊丙奇,男,1972年7月生,四川资中人。著名教育学者,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初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被它吸引,翻开目录,发现都是当代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读后,不时被他的智慧所折服,被他对教育的深思所叹服,被他对教育的痴心所感动。本书共分八章,分别阐述了中国“差生”—教育价值的挑战,失衡的天平—教育公平的挑战,不快乐的学习—教育理念的挑战,灌输到底—教育模式的挑战,失去的教育理想—教师职业的挑战,从大扩招到大萎缩—教育管理的挑战,教改游戏—教育改革的挑战,逼出来的“出走”—教育国际化的挑战。读后,感觉受益匪浅,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对很多教育问题豁然开朗。特别是文中第一章:教育价值挑战和第四章:教育模式的挑战,引起我深深的反思。这些问题与现象也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存在。
下面我就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章节谈谈我的想法。
1、传统“差生观”
在我们心中,都有优生、差生的“砝码”。这是当前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必然,由于这一考试评价体系,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选拔依据,很自然地,高分的学生就会是优秀的学生而那些分数低的学生则是老师不喜欢的学生。再就是,这种评价制度,无形中让所有学生把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功利与竞争的关系主导了同学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爱也日益淡漠。这是我们传统的“差生观”,熊丙奇则认为,从教育角度和学生个体角度分析,是没有所谓的“差生”和“优生”的。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怎么可能没有好坏之分呢?这是用一个标准平均所有学生的结果。如果用多元的评价体系、个性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呢?结果就不一样,在多元的评价体系中,体育好,音乐好,美术好的学生,与语文好、数学好的学生一样,都是好学生,这样的评价,充分鼓励学生按照兴趣和个性发展,学校与老师的任务,就是呵护他们的个性和兴趣,而不是把自己想象中的好学生标准强加到学生身上。想想我们学校,早已经采用了熊丙奇提出的多元评价方法,同时提出“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同时,反思我的课堂,也存在信息成绩不好,其他学科成绩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也是好学生,我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充分分析学生,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断进步,全面发展。
2、“冷暴力”之源
校园“冷暴力”事件不断,先有西安的“绿领巾”、包头的“红校服”事件,接着,媒体曝出,无锡一些学校的老师要求班级里的差生到医院测智商,慈溪市太阳希望小学3名男孩,因为上课违纪,当众被罚“脱裤子跑步”并由女生“监督”。
“冷暴力”事件接连爆发,引起舆论惊呼:教育究竟怎么了?公众都对制造“冷暴力”的教师一致批评,那“冷暴力”的根源是什么呢?熊丙奇从深层次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从“冷暴力”的表现看,当前需要关注的,不是批评教师群体的师德,而应该关注教师群体的心里问题。试想,如果教师群里本身就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能避免他们在教育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出现各种非理性行为,甚至把学生作为自己负面情绪的出气筒吗?他同时通过一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我国半数以上的教师都是有心理问题的。分析起来,原因有三:其一,教育管理与评价严重行政化,导致我国中小学教师无法安心从事教育教学, 把很多精力用于迎接上级检查、各种评估中,同时,也不是按照教育规律,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只能盯着学生的成绩。这给很多教师非教学的工作压力以及精神压力,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其二,对教师的心理问题漠不关心,近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总把校园事件,归为师德问题,由此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认为只要从教师道德建设着手,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三,师生矛盾,家校矛盾加剧,由于整体缺乏依法治教的环境,中小学内没有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维护教师和受教育者群体的利益,因此,一些教师的感受是教师越来越难做,就连正常的批评也丧失,而家长的感受是,学校、老师越来越不负责。透过熊丙奇的分析,我感觉我们学校做的比较超前,首先,我们学校虽然没有教师委员会,但是我们有工会,学校也会定期召开提案会议。我们学校早已经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我们学校有心理咨询室,还出重资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防止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对学生产生“冷暴力”。寒假里面,我看了一个新闻,有一个幼儿园的学生家长给电视台反映,说自己的孩子拿的奖状是黑色的。家长认为老师的做法欠妥,对孩子的打击很大。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只要是奖状,都有鼓励作用。在我看来,也许这是教师不经意的做法,也许学校里面没有彩色打印机,为了降低成本,直接打印的都是黑色的奖状呢。所以,在我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pptx VIP
- 电规总院解析2018中国能源发展情况.PDF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山月记》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导写及范文.docx VIP
- 冰淇淋本部冷冻饮品生产工艺作业指.pdf VIP
- GB_T 14598.1871-202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187-1部分:差动保护的功能要求 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和差动速断保护.pdf VIP
- 七年级数学动点题50道.doc VIP
- “多测合一”收费指导标准(示范文本) .pdf VIP
- 煤矿采掘失调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doc VIP
-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pdf VIP
- 中国的文人与士大夫文化传统.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